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治理农村污水 打造美丽乡村


近日,笔者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黑龙潭镇半截塔村,看到池塘边芦苇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水中鱼儿嬉戏……一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这里以前是个黑水坑,里面是垃圾、污水,臭气熏天,人们路过都要绕行。经过整治,水变清了,也有小鱼小虾了,大伙儿饭后都想过来转一转……”说到村里黑臭水体的治理,村民王慧霞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年以来,示范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开展集中治理,重点解决农村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乡村振兴展现出水岸联动、生态优美的新成果。

示范区以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为目标,先后投入70余万元,深入实地查找原因,邀请专业团队分析研判,做好治理全过程监督指导,通过先易后难、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方式,先后推动半截塔村、齐李村等村庄的黑臭水体与生活污水、垃圾、养殖等污染物统筹治理,累计清理塘底污泥2000余立方米,种植草皮5000余平方米、水生植物1200余株、岸边树木180余棵,增设喷涌式增氧机8台。通过综合整治,农村黑臭坑塘已恢复水体生态自净功能。

按照“一根管子接到底”的要求,示范区充分考虑每个乡村人口、地质等因素,推行“村庄污水全收集、污水管网全覆盖、终端设施全处理”的模式,分期分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先后在辖区9个村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11座,累计铺设主管网62.8公里,日最高可处理污水1400余吨,初步实现“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的目标。同时,利用处理后的中水建设滨水坑塘、鱼塘等区域生态湿地,彻底改变农村污水乱排乱放情况。

积极探索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模式,年投入运维资金80余万元,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对运维管理机构进行月度考评打分,规范第三方运维机构技术托管服务。该区纪检督导组、区污染防治攻坚办等多个部门不定期到现场检查督导,查找问题并压实整改责任,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建成污水处理5G远程智慧管控云平台,通过收集现已建成的11座污水处理站实时运行数据,形成实时曲线图,科学分析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为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安全使用、运营成本控制、污水处理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解决了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易、维护难的难题,探索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新模式。

冯艳华 王翌彤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