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

社区老人欢乐多


11月6日,在沙北街道海河社区阳光世纪苑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正在表演节目。本报记者 张丽霞 摄

编 者 按

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年初,市委、市政府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确定了2022年要着力办好的民生实事。再有一个多月就到年底,这些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如何?即日起,本报《民生纪行》栏目将对这些民生实事进行盘点,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齐国霞

11月14日上午10点,在位于柳江小区的源汇区干河陈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里,老人们欢快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记者走进干河陈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教室里,二十多位老人正在观看新农村建设成就展示片,大家为沙澧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欣喜和振奋;康复理疗室内,康复理疗师正在为多位腰腿不舒服的老人进行保健治疗;心理疏导室中,一位老太太在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心声……

“我每天都会到这里和大家一起玩。在这里,我们不但能参加各种活动,还能读书看报,还可以就近接受康复理疗。”68岁的老人张桂英高兴地说。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全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居家养老综合服务机构。”负责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的河南金康万安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涵盖社区养老、日间照料、助餐助浴等服务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构建了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能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多家门口的生活服务。

目前,这个中心建立了医养结合服务联动机制,从老人入住评估、每日健康监测、慢性病管理、日常巡诊,到急危重症抢救治疗、临终关怀,都有完善的服务流程、制度和考核机制,一站式解决老人家属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的问题,受到老人和家属的好评。

“目前,我市各村(社区)都有养老服务机构,老人们不出村(社区),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养老服务。”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赵炜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今年8月份就提前并超额完成省定民生实事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省民政厅实地核查,被省养老服务联席办通报表扬,并多次受到市领导的表扬。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建成县级特困供养机构5个,完成率100%;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6个(省定任务10个),完成率160%;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2个(省定任务77个),完成率184.4%;入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24.8万人(省定任务20万人),完成率124%;自主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0户。如今,我市提前三年完成“十四五”规划要求的任务数量、覆盖率,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年人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养老服务格局,老年人的满意度、认可度、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经过多年探索,目前我市已逐步形成“公建公营、公建民营、公建国营、医养结合、物业+养老”五种养老机构运营模式。我市还积极推进“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新模式,提高数字服务决策、服务监管、服务供需对接能力,精准掌握老年人需求,让养老服务信息“活”起来、机构“转”起来、服务“优”起来,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家庭五级联网,打造全市“养老一张图”。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