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

城市乐道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12月14日,市民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附近的幸福渠乐道散步。

■文/图 本报记者 刘 丹

“我每天早晚都要来河堤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看看河边风景,心情非常好。特别是建了乐道后,城市更美了,幸福感更强了。外地朋友来了,我也喜欢领着他们来转转。”今年69岁的芦先生家住市区黄河路建委家属院,他告诉记者,每天沿着河堤乐道锻炼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乐道建设,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202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启动乐道建设,并连续两年把乐道建设列入市定民生实事强力推进,精心描绘城市建设“工笔画”,提升城市品质,持续为群众幸福“加码”。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乐道693公里,共投入资金2.3亿元。其中,滨水乐道591公里、街区乐道72公里、绿廊乐道30公里。乐道建设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到2025年底,我市规划建成1000公里以上覆盖漯河市全域的乐道系统。

乐道自建设之初就明确了“打造城市慢行系统,方便群众绿色出行,提升城市品位”的项目定位。经市委、市政府深入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我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确定乐道建设规划与森林城市暨生态绿城规划、生态水系暨“四水同治”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双修”规划等相结合,实施中以滨水乐道为主,注重点与线的串联,沿线建设休闲驿站,将各个乐道连接成网,加强乐道和游园互联互通,密切城市和郊野的关系,因地制宜建设城区乐道和郊野乐道,推动乡村游、景点游、生态游、健身游,实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在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色彩、统一铺装的基础上,我市根据不同的乐道类型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把游园、公园、绿道、休闲驿站等各类要素串联起来,并配套建设导视系统、乐道APP等,努力打造有绿道走、有风景看、有驿站停、有文化范儿的城市慢行网络。

“我市的乐道建设以‘一中心、四区域’(‘一中心’为沙澧河风景区,‘四区域’为西城区环城水系、郾城区幸福渠生态水系、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两河四湖水系、经济技术开发区青龙河水系)为重点,集生态、休闲、健身、观光、娱乐于一体,通过滨水乐道、郊野乐道、绿廊乐道、街区乐道连线成网、互联互通,将水系与景观相互串联、融为一体,展现水韵漯河‘水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水中、人在画中’的独特魅力。”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

如今,城市乐道在市区随处可见。漫步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附近的幸福渠乐道,只见流水潺潺、芦苇摇曳,一条条彩色“乐道”镶嵌在游园里,为冬日的游园增添了诗情画意。“乐道上走一走,看着满园美景,大口呼吸新鲜空气,感觉太棒了!”正在散步的市民王女士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下这美好的瞬间。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