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2月13日 星期

传承300余年 北关脑阁放光彩


编者按:

民间艺术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地域文化的结晶。保护好、传承好民间艺术,对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月5日上午,我市2023年民间艺术大赛在河上街景区举行,共有18支代表队参加角逐,评选出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七名、集体组织奖九名。本版自本期起编发“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系列报道,由记者探访这些获奖的民间艺术团体,向广大读者介绍其地域文化特色,关注其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促使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生机和活力。

■文 本报记者 尹晓玉

实 习 生 刘心睿

图 本报记者 王嘉明

远远望去,身着华丽戏服的孩子“悬”在约两米高的空中,在人们的惊呼声中从容表演;托举孩子的演员虽然负重前行,表演依然生动有趣……在我市2023年民间艺术大赛上,这项被誉为“空中芭蕾”的传统民间艺术——脑阁表演让观众惊叹不已,表演团队来自舞阳县舞泉镇北街村的北关扶婴社(又名北关脑阁)。2月11日,记者采访了致力于这一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张广选、董春玲夫妇,听他们讲述脑阁的前世今生。

脑阁是集戏剧、杂技、舞蹈、美术、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脑”是方言,意思是将物品或人高高地扛起。所谓“阁”就是把一个特制的铁架子固定在成年人身上,架子上站着一个身着戏服的孩子,扮演各种戏剧人物。每一对成年人与孩子的组合称为“一架”。

今年55岁的张广选是北街村人。他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村里的脑阁表演艺人。耳濡目染,幼时他就对脑阁产生了浓厚兴趣。五六岁时,他就开始站在铁架子上进行脑阁表演。

25岁那年,张广选将父亲演出时的“阁”固定在自己身上,加入村里的演出团队,成为一名脑阁艺人,至今已有30年。他的爱人董春玲同样出生于北街村的脑阁世家,也是自幼就上架表演,23岁就成为北关扶婴社的领队和演出指挥。几十年来,夫妇俩带领北关扶婴社四处进行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据董春玲介绍,北街村流传着“众社龙为首,龙社不挡脑阁道”的说法,印证了脑阁独特的艺术魅力。“北关脑阁在我们村又叫扶婴社,就是将儿童置于成年人的肩头,扶着儿童舞蹈。”董春玲说,从清朝起北街村就开始了脑阁表演,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代北街村著名脑阁艺人有周有得、赵世杰。后来村民周保、周德伟、张付珍、赵庆兰、董现荣、赵科、李峰等将脑阁表演发扬光大。

在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北关脑阁多以家庭为单元进行表演——孩子站在架子上表演,父亲在下面表演,母亲在旁边伴舞。每次表演阵容为10架至16架,和着鼓、锣、钗等打击乐的节拍,以八字步或剪子步翩翩起舞,孩子多扮演悟空、八戒、青蛇、白蛇、八仙等,表演节目有《天女散花》《白蛇传》《西游记》《二郎担山》等。

在世代相传中,脑阁成为北街村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民俗表演。尤其是到了春节等重要节日,村里的艺人就穿上戏服到大街小巷表演,引得十里八村的群众都来观看,热闹非凡。

进入新时代,北街村的脑阁表演不仅服装道具在不断更新,表演主题也增加了国富民强、平安健康、乡村振兴等内容,体现出民间艺术与时俱进的时代感,为脑阁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今年我们组织了12架脑阁,不仅在村里表演,还参加了全市的民间艺术大赛,获得了一等奖。”董春玲说,2020年3月,北关扶婴社参加河南省非遗中心举办的线上视频大赛,荣获三等奖;2020年8月,又代表舞阳县参演了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的《中国影像方志》节目。

“今年我‘脑’起了俺的小外孙,他才3岁,第一次上去表演一点儿也不害怕。”张广选说,“我会一直表演下去,直到‘脑’不动为止。每年我都会教几个村里喜欢脑阁的年轻人学表演。希望脑阁这项表演能代代传承下去,走上更广阔的舞台。”

北关扶婴社的脑阁表演。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