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2月23日 星期
市民为文物写词谱曲
《千古龙塔情》唱出漯河好声音


■本报记者 李宜书

“朝起夜幕之间观大地沉浮,眉目凝重几问几解千古情。”“钟声与沙河碧波互相交融,余晖落尽柔情美洒向石磙城。”一首以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彼岸寺碑(又称“龙塔古篆”)为创作原型的歌曲——《千古龙塔情》今年正月初一在香港卫视文旅台《世界华语原创音乐金曲榜》栏目唱响。2月22日,记者采访了这首歌的词作者——郾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付二红。

据悉,《千古龙塔情》的演唱者是河南知名歌手张继伟。歌曲入选香港卫视文旅台《世界华语原创音乐金曲榜》栏目后,在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播(展播)。截至目前,歌曲点击量为36.23万人次,被国家级、省级、市级多家媒体平台转载,受到社会关注和歌迷好评。“这是郾城区第一首写文物的歌曲。接下来,这首歌还将在酷狗、QQ音乐网等音乐平台陆续上线。”提到歌曲《千古龙塔情》走红,付二红有些激动。

据付二红介绍,创作这首歌之前,她围绕本地的优秀历史文化耗时两年编撰了图书《厚重郾城》。特别是龙塔古篆,她多方收集资料,多次拜访有关学者和前辈。2022年初,付二红与这首歌的曲作者郾城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师玉恒一拍即合,达成合作意向,为龙塔古篆创作一首歌。

据了解,龙塔古篆官称为彼岸寺碑,也被称为“香水海碑”,位于郾城实验中学校园内,因郾城最早的建筑群彼岸寺而得名。龙塔古篆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外形似古塔,碑文是古朴的篆书,下面有八根透雕蟠龙石柱支撑,所以人们称其为龙塔古篆。龙塔古篆设计独具匠心,浮雕技艺精湛,尤其篆文碑上的八分书,功力深厚、线条流畅,字、文双美,是一处罕见的宋代大型佛教艺术石雕珍品,为研究我国古代石建筑、雕刻艺术及书法、佛学活动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当代人的审美旨趣结合起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感,是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绕不开的课题。”付二红对记者说,“今后我将继续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能涵养漯河文化神韵的作品,让历经岁月变迁的国宝通过更多的方式再次焕发光彩,让人们重新读懂当时的精彩、了解它们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听到漯河的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