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抓落实?破题、解题,头绪纷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争当全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排头兵,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周交办、月讲评”工作机制,引领各级干部在攻坚一线争先出彩,在转作风、提效能中狠抓落实,充分激发全市干事创业活力,牢牢抓住发展“牛鼻子”,激扬发展新动能,跑出漯河“加速度”。
■本报记者 张晓甫
通 讯 员 张志华
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会在千万里外引发一场风暴。一项创新工作机制的实行,亦能引起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起势、快速成势。
2021年7月,我市开始实行“周交办、月讲评”工作机制。不到两年时间,这个创新工作机制以纲举目张、响鼓重锤之力,牢牢抓住全市中心工作、各项大事要事,以“钉钉子”的韧劲日拱一卒、善作善成,压茬推进、久久为功,虽然面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高质量发展态势仍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漯河速度”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鲜明标识。
2021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省第一,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投资增速全省第二。2022年,我市生产总值增长5.2%、增速全省第二,第一产业同比增长5.4%、增速全省第三,第二产业同比增长7%、增速全省第四,第三产业同比增长3.6%、增速全省第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居全省第四,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速居全省第四……
探究持续“加速跑”的原因,得从一次会议说起。
2021年7月12日上午,市委、市政府3号楼二楼西会议室内人头攒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第一次周交办会议在此正式召开。
“周交办的意思就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周向县区和市直部门交办一次重点工作。会上,各县区、各有关市直部门‘一把手’都要围绕近期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结合单位实际报进度、说打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会上强调。
“会议上,很多‘一把手’对这个形式新颖的会议感到十分新鲜。大家汇报完本单位工作后,现场认领了分管领导交办的任务清单。”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威回忆道。
“没想到领导交办得这么详细,还明确了任务完成时限,听完就明白这周该干啥、该抓啥。”谈起第一次参加周交办会议的感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静印象颇深。她记得,当时分管副市长分别就全市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改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对市农业农村局进行现场交办,会议开完后她迅速将交办清单逐项细化,交给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落实。
每一次成功的创新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偶然,而是靠“摸着石头过河”的魄力和韧劲蹚出来的。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