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3月10日 星期

小草莓成为村民致富果


市民到草莓大棚体验采摘的乐趣。

■文/图 本报记者 齐国霞

3月8日下午,记者走进召陵区召陵镇拐张村北边的漯河市众莓有机质草莓种植园,只见一座座草莓大棚排列有序,大棚内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许多慕名而来的市民带着孩子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一边品尝甜甜的草莓。

“今天下午孩子放假,我特地带孩子来采摘草莓,让他体验采摘的乐趣,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市民袁女士说。

“这几天气温高,我们每天中午把棚膜拉开进行通风散热,傍晚时再把棚膜放下来保持棚内温度。为了确保草莓品质,我们对种植土壤持续检测并进行改良,采用了新型栽培管理技术。”漯河市众莓有机质草莓种植园负责人张利民高兴地说,“现在草莓长势很好,一天能采摘3000斤左右,主要供应我市各大高档水果专卖店,还有一部分通过网络进行销售,产品供不应求。”

小草莓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方便了附近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在两座草莓大棚内,十多名村民正在为下半年的草莓育苗做准备。“我一直跟着利民种草莓,和草莓打交道十多年了。”今年60岁的赵秀花说,她在草莓棚干活不耽误接送孙子上学,一年下来挣的钱和到城里打工差不多,感觉很不错。

“我们大力发展草莓种植,吸引了很多人前来采摘,既为消费者提供了品质优良的草莓,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张利民说,“如果今年草莓的销售行情不错,我准备扩大种植规模,为大家提供更多、更鲜美的草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随着乡村游、采摘游的进一步发展,大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小草莓成了村民的致富果,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