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链接
杜跃亮,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兼血液净化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是市医学会肾病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主任、省康复医学会肾病专业分会副主委。他曾被评为市优秀医师、市第九批科技拔尖人才。
(漯)医广【2023】第01-09-001号
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于2006年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病日,旨在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今年3月9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肾脏病日,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应对突发风险,关心弱势群体”。
补肾不等于护肾。补肾是很多人崇尚的养生理念。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类物质摄入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肾脏承担着清除人体内毒素、废物及过多水分的重任,还协助机体控制血压、调节电解质浓度、产生红细胞等。补肾不如日常护肾。建议如下:
1.忌憋尿。不少人因为工作忙而经常憋尿,殊不知,憋尿过久容易引发肾盂肾炎、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
2.忌饮水不足。喝水不足导致尿量减少,极易引发肾结石。
3.用药要遵医嘱。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及斑蝥等中药及庆大霉素、造影剂、阿昔洛韦等西药均有一定肾毒性,一定要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4.劳逸结合。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减少肾炎发生。同时,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恢复体力和能量,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5.定期体检。肾脏病起病隐匿,号称“沉默的杀手”。中国现有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2亿,现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达5000万,现有长期透析患者近100万。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肾脏问题,预防慢性肾脏病。一般情况下,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彩超检查即可。另外,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查一次尿微量蛋白测定。杜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