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如何识别假烟。
本报记者 焦海洋 摄
■本报记者 齐国霞
3月15日上午,以“提振消费信心”为主题的2023年漯河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在源汇区神州鸟园北门举行。
普及辨伪知识 接受消费投诉
当天上午,虽然有大风,但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来参加活动的市民络绎不绝。工作人员通过设置的消费咨询台、维权投诉台、真假商品对比台等,向消费者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讲解消费维权知识。
“看看这瓶汽油,是不是印象中就是这种黄黄的颜色?如果你认为是,那你就错了!”在真假商品对比台前,中国石化漯河分公司工作人员司维对市民说,“现在国家实行的是国六标准的汽油,无论是纯汽油还是乙醇汽油,从外观看颜色都应该是接近无色的,有一点点淡黄。如果大家平时加的汽油的颜色是黄黄的,说明不是纯正的国标汽油,千万要注意。”
“这个还真没注意,虽然知道汽油是国六标准,但我们平时也不知道咋辨别国六标准汽油。今天学了一招,没有白来。”听工作人员讲解优劣汽油的辨别方法后,市民朱先生说,“如果车子加了劣质汽油,不但容易形成积炭,而且对发动机不好。”
在现场维权投诉台前,市民高先生向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反映,他买了一台电视机,在质保期内屏幕出现黑屏和花屏现象。但售卖方和厂家互相推脱责任,致使电视机超过质保近半年没有解决问题,现在商家又以过了质保期为由拒绝进行免费售后服务。消协工作人员认真记录高先生反映的问题,表示会把投诉问题转交相关市场监管所,由他们联系调查处理。
加强消费维权 提振消费信心
据了解,去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执法监管,加强消费维权,优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2年,全市各级市场监管机关和消协组织共办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60多万元。
市消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消协除了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和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等,还将持续开展“品质服务升级 提振消费信心”主题活动,推进消费行业满意度调查工作,强化侵权线索征集工作,加强投诉举报处理工作,为消费者排忧解难,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安心、放心、舒心消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炜表示,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守牢市场安全底线,严把食品安全关、药品安全关、特种设备安全关、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关,持续落实本质安全要求;继续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强监督执法,加大查处力度,持续维护市场秩序;继续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维权网络建设,畅通维权渠道;强化消费诉求大数据分析,定期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开展消费投诉公示;发挥消协作用,支持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