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杏制作的玩偶。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栩栩如生的白雪公主、向日葵、哆啦A梦、草莓熊……在张杏的一双巧手下,一团团毛线变成了花束、玩偶、头饰、手提包、汽车挂饰等精美的手工艺品。
张杏是临颍县巨陵镇人。2017年,儿子出生后,她成为全职妈妈,如今在临颍县城租房带孩子上学。
儿子两三岁时,非常喜欢各种小兔子的形象。张杏就买了材料包为儿子做兔子玩偶,一做还上瘾了。“起初,我跟着网络视频学习。钩织是开头起针难,但难的不是技术,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起针学会了,后面就简单得多了。刚开始,由于不熟练,织出来的玩偶不精致。要想织出来的东西逼真、精致,必须多练习,熟练掌握缝合技巧。”谈及毛线钩织,张杏滔滔不绝。学会了针法和选材,她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做到完美,经常是拆了做、做了拆,做成一个新品往往要花费两三天时间。
“我的作品中,最大、最复杂的是哆啦A梦玩偶,用的四股线,非常细,做出来大概高35厘米,需要织1万多针。”张杏说。
手法越来越娴熟,织出的东西就越来越精细、逼真。除了织玩偶,张杏还织一些挂件、手提包等,在节假日摆摊售卖。
“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我的作品,生意好的时候日营业额能达1000多元。”张杏说,后来,她开始在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也经常收到线上订单。孩子去上学,她就在家钩织,等到周末带着孩子一起摆摊。
“我最近织的是顾客预订的星黛露玩偶,已经织两个下午了,马上就好。”一根钩针和一团毛线在张杏的巧手下不断翻飞、交错。她开心地说,在不影响陪伴和照顾孩子的前提下,钩织让她这个全职妈妈有了收入,不再与社会脱节,织出了幸福生活。她决定将毛线钩织当成事业来做。接下来,她打算开一家网店,在销售自己作品的同时,传授钩织技艺,帮助更多“宝妈”实现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