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3月30日 星期
创新链驱动引领,产业链更趋完善,资金链持续高效,人才链高端专业——
“四链合一”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漯河模式


■本报记者 张晓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高质量发展再度成为热词。作为一座中原小城,在加速跑与提质效并举下,如何把握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链条刺激拉动,形成高质量发展聚变优势?

近两年来,我市一手抓产业动能提速,一手抓创新动能培育,以“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和科技创新“八大行动”“十大工程”等活动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补强资金链,围绕资金链锻造人才链,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漯河模式。

蓄势赋能

创新链驱动引领

走进设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各种专业食品实验设备映入眼帘,科研人员正一丝不苟地做着实验。“新产品从实验室到企业生产车间用不了一个月时间。”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詹跃勇告诉记者,中试基地建有功能食品、肉制品等16条中试生产线,近年来先后与196家食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中试服务357次,上市产品294种,直接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113.5亿元。

科技研发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我市积极打造“1+4×8+N”科技创新体系,强力推进科创平台载体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抢抓全省实验室体系重塑机遇,高标准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创造了建设速度快、汇聚人才强、创新链条全、运营效果好的漯河经验,实现了挂牌即运营、运营即见效的目标。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组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辅导员队伍,加大对研发平台奖励政策宣传力度,调整完善创新平台培育库,筛选一批研发活动开展较好的市级创新平台重点培育,积极申报省级以上平台。去年新增各类省级研发平台载体28家,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56%。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对接交流,累计对接各类科技需求180多项,建设了有140名专家入驻的人才资源库、450项企业技术需求进入的技术难题库、有800多项成熟技术的技术成果库。

补链强链

产业链更趋完善

在漯河,拔地而起的不仅有高楼大厦,还有茁壮成长的企业和产业集群。“落地一个大项目,激活一条产业链,打造一片产业集群”,正成为漯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

汇集输注耗材类、麻醉类、敷料类、介入类、检验试剂类、设备类、口腔耗材类等100多种医疗产品的河南曙光健士集团,去年先后吸引唯是美医美产业园项目、奥昌美萨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生产项目、艾美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疗消杀用品生产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在源汇区建成投产。

涵盖冷运仓储、冷运干线、生鲜电商、医药冷链、区域总部、结算中心和智能化网络服务平台七大板块的顺丰冷运物流港暨区域总部项目基本建成,该项目的子项目河南汇正(顺丰)医药冷链仓储物流园正在建设中。

“链主”项目的“呼朋唤友”,形成了上下游企业联动、产能共享的发展模式,让产业生态链条更加清晰完善。一批批在产业链内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链主”企业纷至沓来,更多优势企业来漯投资发展。

(下转02版)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