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4月7日 星期

竹子架起富民桥


村民在加工竹制品。

■文/图 本报记者 张丽霞

“每天不出远门就能上班,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我可满足。”4月4日下午,在位于召陵区老窝镇的漯河市晟荣板材有限公司竹器厂房内, 60多岁的李爱荣正在仔细地将竹签分类。她告诉记者,她是附近双杨村村民,年龄比较大,不好找工作,在竹器厂工作让她多了一份收入。

在竹器厂房内,和李爱荣情况类似的村民有十几个,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工作是将不直的、有毛刺的竹签挑出来。

当天,记者在该公司的厂房内看到,主通道一侧整整齐齐地摆满了不同规格的竹料半成品,另一侧的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对竹料进行切割、打磨等,一派繁忙景象。

该公司总经理廖光深今年52岁,是湖南省浏阳市人,随爱人到漯河生活了 整整二十年。记者了解到,因为他的家乡盛产竹子,他便想开办一家以竹器加工为主的板材厂。前些年,他将厂房设在郑州。随着漯河物流优势日渐明显、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他将生产和经营重心转移到了漯河。2014年,他在召陵区老窝镇支毛陈村开办了一家竹器加工厂。2022年,漯河市晟荣板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新厂区开建,当年11月投产。“我们的竹器板材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为生产工艺礼盒的厂家提供竹制品原材料,另一类是生产牙签、竹签、家用菜板等。”廖光深介绍,目前,公司销售形势很不错,产品销往山西、山东等地。

“老廖只要有时间,就待在车间和工人一起忙碌。”老窝镇支毛陈村党支部书记于要停说,这些年,他和廖光深一起为厂子发展想办法,为产品寻销路。“你在车间看到的很多设备,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出来的。仅此一项,就节省了很多成本。”廖光深说,通过不断升级改造、提升生产能力,他们不浪费一丝一毫就实现了竹竿“全竹利用”。

“公司新厂房的租金归3个行政村集体所有。我们按照投资额的8%,每年给村民分红。”于要停自豪地说,这样不仅增加了周边村的村集体收入,还带动周边村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在菜板加工区工作,每天在公司免费吃午饭,一个月收入四五千块钱。”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的郭丽娟高兴地说,她是计件工,工作时间很灵活,每天送孩子上学后就可以开始工作,只要勤快就能挣不少钱。据介绍,车间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时,能解决近20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从最初的一个小竹器加工厂发展到拥有两个厂区的公司,从年产值200多万元发展到如今年产值6000多万元,近二十年来,在老窝镇的全力支持下,在廖光深和村干部的齐心努力下,竹子架起了一座富民桥,带动了一个产业,搞活了一片经济,富了一方百姓。

“我们的短期目标是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产销两旺,长期目标是扩大产业规模、丰富产品种类,让更多村庄富起来,让更多村民有钱挣!”谈及未来,于要停和廖光深都充满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