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4月7日 星期

“链式”发展让养牛娃“牛”起来


■本报记者 张晓甫

“‘吨牛娃’快来看,这些吊瓜长这么大了,估计再有一个多月就能上市了。”4月6日,在郾城区李集镇郭东村的一个蔬菜大棚里,种植户邵建伟正对着大棚外的一个青年兴奋地喊道。

邵建伟嘴里的“吨牛娃”,真名叫郭晓瑞。今年30多岁的郭晓瑞是郭东村人,20岁起就开始养殖纯种肉牛。因为他经常养出体重2000多斤的肉牛,村民便给他起了个形象的绰号——“吨牛娃”。

前两年,郭晓瑞将在外经营了16年的养殖场迁回了郭东村。为啥这样做?郭晓瑞有自己的打算。

“要想抵抗市场风险,赚取更多利润,就得发展‘产业链’。肉牛、牛粪有机肥、蔬菜三个关联度高的产品串起来就是一条‘产业链’。”这个85后小伙道出了自己的“链式”发展思路。在村委会的协调下,郭晓瑞先后在村里承包了200亩地,除用于养纯种肉牛外,还依托养牛场建了30个蔬菜大棚和一个有机肥料加工厂。

一个现代化的拌料机从牛棚这头缓缓驶到另一头,不到20分钟,大棚里的100多头牛就全部吃上了饲料。“每天凌晨4点喂一次,下午4点喂一次。除了偶尔加点水外,其他啥也不用管。”郭晓瑞告诉记者。

得益于施用牛粪等有机肥,吊瓜、西葫芦、西红柿等都卖出了好价钱。“每个大棚一年种两季吊瓜、一季生菜。仅吊瓜一年就能净赚3万多元。”邵建伟是邻村伙邵赵村的一个蔬菜种植大户,得知“吨牛娃”的养牛场免费提供牛粪作底肥后,专门来这里承包了几个蔬菜大棚。

养牛场北边,一个崭新的厂房刚刚建好。“这是新建成的有机肥料加工厂,很快就能验收投用了。”给养牛场送技术送政策的郾城区畜牧局高级兽医师李文博告诉记者,在区畜牧局的帮扶下,郭晓瑞的养牛场最多能养殖1200头纯种肉牛,有机肥料加工厂年产能将达到3万吨。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