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星期

春风里 品茶香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我们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的相关知识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从春分至芒种时节,多数人会选择喝绿茶。因为春夏容易上火,身体易感到疲累。而饮绿茶可达到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去热降火、补充精神的效果。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是以适宜茶树的新梢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茶叶。由于干茶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均以绿色为主调,所以称为绿茶。绿茶是我国产量很大、分布区域很广的茶类,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为主要生产基地。我国绿茶中名品丰富,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

清明节既是节日又是一个节气,不仅对茶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也有很特殊的意义。明前茶更多是针对绿茶来说的,像乌龙茶、红茶、黑茶等要求成熟度更高的茶叶若采摘过早,香气和味道反而欠佳。

绿茶也并非清明后的就不好。中国茶区广阔,受纬度、气候、海拔和品种不同的影响,当南方的绿茶大量上市,北方的春茶才刚刚开始采摘。十大名茶中的六安瓜片一般4月中下旬才开始采摘,太平猴魁更是要等到4月底、5月初才开始采摘。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编纂了《茶经》。该书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是中国文人心间的一股清泉。无论戴昺的“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还是杜耒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文人的杯中永远荡漾着茶之性灵。

近几年来“国潮风”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对茶文化感兴趣,很多名人、明星也涉足推广茶文化。中国茶文化百花齐放,影响力不断扩大。

本报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