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星期

黄花如散金 飘香两千年


油菜花正开,田园尽是春。目前,油菜花竞相怒放,春风拂过,涌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裹挟着青草和泥土的馨香,春日的气息扑面而来。4月8日上午,舞阳县莲花镇大赵村举办的首届“油菜花节”暨乡村游活动开幕,一系列富有乡土气息的精彩文艺表演助力这次原生态田园文旅活动,打造“赏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黄花如散金,飘香两千年。油菜烂漫,诗书传承。油菜花延续着两千年的文脉,其文化传承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张翰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因其性格颇似曹魏时放荡不羁的阮籍,故而素有“江东步兵”之称。他因思乡去职离官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思吴江歌》,菰菜、莼羹、鲈鱼脍因此成为历代文学作品中歌咏不绝的典故和意象。在其咏叹时事难为、抱负不展的《杂诗》中第一次把菜花写入诗歌,其咏菜花为“黄花如散金”,从此“黄花”“散金”便成为菜花的代名词,300多年后唐人以此句命题试士,李白更是在《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一诗中对“黄花句”给予高度赞誉,云:“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降至宋代,文人笔下的菜花逐渐脱去了“散金”“风流”的美誉,褪却粉黛,回归田园,构成了春日农家一景,诚如南宋诗人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三)所言: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明清以来的文学史,菜花书写基本延续宋代田园风格,又增加了“花枝不上美人头”的偏见基调,嵊县诗人楼镜人《菜花》一诗道出其中缘由:

散金满野灿如何?寂寞无人载酒过。

输与菊花曾几许,不堪心赏只缘多。

遍地菜花不足惜,注定了她开得灿烂却寂寞自守,有英雄老去之感慨,江都诗人闵华《菜花》对此作了最好的解读:

村畦弥望里,一片粲如金。

正色都归野,春光不在林。

绝无人欲采,只有蝶相寻。

对此尤多感,英雄老去心。

纵观明清两代文学,即便有常州文人洪亮吉“摘得菜花何处用?嫩黄先衬玉搔头”(《题仕女游春图》),“深红不艳深黄艳,菜甲花开蝶四飞”(《题元人画幅》)为菜花扬声,然而菜花在文学作品中的整体基调却再也没有回到最初始的激荡与昂扬。

偏低的整体基调却未能压抑住菜花怒放所带来的生命气息,菜花中所蕴含的春光如金、进取有为的精神从来没有走失,试看晚清兴化著名词人余焜《如梦令·题菜花画册》:

十里桃花前渡,几树柳枝低护。

满地布黄金,买得春光少住。

休误,休误,又是东风一度。

文学与菜花的对话跨越两千年。当我们回望兴化菜花史的书写,笔墨点染间皆具品格,是不可忘却的文化遗产。又逢四月,多了一份对菜花文脉的深深怀念。本报综合

■相关链接

油菜花的别名叫芸苔

油菜的有许多的别名,芸苔是较为正式的名字。古书这样记载:“芸者,油菜也。臺者,蔬菜中间抽出的嫩芯,能开花。故称之为芸苔。”

古人之所以将油菜命名为“芸苔”,主要来自于它花的颜色。油菜花黄是最明显的特征,芸就是黄色的意思,我们可以从《诗经》里的《裳裳者华》看出:“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汉朝的毛公注解说:芸,黄盛也。黄盛,就是特别黄的意思。

芸其黄矣可以简化成为一个词,就是“芸黄”。芸的古音读如“馄”。芸黄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昏黄”。声转则为《易经》里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诗经》里的“我马玄黄”。玄、昏两字,古音相近。昏意思是时间为黄昏,颜色为昏黄。《说文解字》解释:“昏,日冥也。日薄西山时那一种黄色,就是昏黄。”总之,以“芸”命名,着眼在花色的黄,所谓“芸苔”,其实就是“黄苔”,芸、黄声近义通。

中国是种植芸苔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芸苔时间最为悠久且产量最多的国家。

在距今8200多年以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就发现了已经碳化的粮食黍以及芸苔籽的残骸。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同样发现了芸苔籽或白菜籽,距今也有7000年了。

中国是芸苔起源地之一。芸苔的起源地一般认为有两个,一个是亚洲(中国、印度)的芥菜型芸苔和白菜型芸苔的起源地,一个是欧洲地中海地区甘蓝型芸苔的起源地。

早在《诗经·谷风》里,就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诗句,诗中的“葑”,就是指芥菜或菘菜类的植物,一般认为就是芥菜型芸苔。芥菜型芸苔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芸苔品种,称为油辣菜,叶片和种子都具有浓郁的辛辣味而得名。白菜型芸苔是由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白菜及南方地区的小白菜演化而来,古称芸薹(大白菜)和菘菜(小白菜)。甘蓝型芸苔的故乡在遥远的北欧西海岸,这种芸苔植株中等、根系发达,茎叶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蜡粉,无辛辣味。

我们现在去乡间欣赏芸苔花,见到的绝大部分芸苔是甘蓝型芸苔。为何我们不种植我国的芸苔品种呢?这是因为我国本土的芥菜型芸苔虽耐寒耐干旱,但它产量低,籽粒细小,且种子有辛辣味。白菜型芸苔实际上是普通白菜的油用变种,我国南方各省以前种植的大多是此种芸苔,优点是生长快、含油量中等,缺点也是产量低且抗病性差。从国外引进的甘蓝型芸苔,根系发达、分枝性强,又耐寒耐湿、抗病性强,且分枝多、结籽多,种子饱满,含油量还高。于是甘蓝型芸苔迅速在我国乡野落户安家,并最终成功占据我国本土芸苔品种。

随着时代的变迁,芸苔从百姓糊口养家的生计到如今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的产业,给我们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本报综合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