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河南食品科创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抢抓工期赶进度。本报记者 焦海洋 摄
■本报记者 谢晓龙
通 讯 员 王 婷 丁泉洋
四月的沙澧大地,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厂房鳞次栉比,一台台设备加快安装,一条条生产线有序运转……项目建设迎来“满园春色”。
中原食品实验室四个展厅盛装一新,全面展现了我市以“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为定位,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院士和首席科学家作用,面向国际、立足全国、服务河南,努力建设人才创新高地、锻造食品产业创新“发动机”的探索和实践。
河南食品科创园正快速建设,建成后将推动全国一流食品人才常态化入驻,致力打造全国最大、设备最优、覆盖食品全领域的中试基地,攻克一批产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河南食品产业迈向最高端、成为关键环。
漯河新地标、楼高168米的中国双汇新总部大厦内,调度运营中心一层二层展厅,智能化、信息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集研发、调度、结算、信息、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动态更新的网络货运、供应链预警、智能管车等信息跃然屏上,“品美食之味道·肉食探索”立体呈现,调度运营中心未来将实现“立足漯河、调度全国”。
卫龙麻辣休闲食品智能制造项目、自嗨锅中部产业基地项目、中粮集团“三化”转型示范项目、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升级项目呈现千帆竞发之势,奏响了以项目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
以高质量项目再造发展新优势,“拼”字当头加快发展提速——近年来,我市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坚持“项目为王”,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铆足干劲、只争朝夕,抓项目、促投资、拼经济,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四,其中生产总值在前年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的基础上,去年增长5.2%,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今年,在全国、全省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的背景下,我市各项指标和工作持续平稳,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奔跑。
延链补链,产业生态完善丰满
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食品城”“食品+”“食品云”“食品安”“食品冷链”“食品数智化”,全面构建完善的食品产业生态,持续擦亮“中国食品名城”金字招牌。
延链补链,扩容产业新生态。围绕以食品为主导的“1+8+N”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大力实施“六个打通”,逐步形成了以双汇、御江等为代表的肉类加工产业集群,以卫龙食品、南街村集团等为代表的休闲食品产业集群,以可口可乐、统一等为代表的饮料产业集群,以中大恒源为代表的果蔬加工等产业集群,现代化食品名城加快建设,食品产业生态完善丰满。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