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祠堂。本报记者 张丽霞 摄
岳飞路。本报记者 张丽霞 摄
■本报记者 张丽霞
见习记者 李慧莹
郾城区李集镇吕庄村有两座百年建筑,一座是吕氏祠堂,一座是清朝乾隆年间所建的老屋。
“吕氏祠堂在村委会东边。”3月24日,在吕庄村党支部书记吕志恒和村干部吕鹏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吕氏祠堂。
吕氏祠堂占地面积不大,由门楼、庭院和三间宗堂组成。门楼上方有一牌匾,上书“吕氏祠堂”。从门楼进入,经过圆拱门,就到了庭院。庭院中有一条青石小道。沿着小道往前走,两侧各有一棵玉兰树。玉兰花瓣掉落在树下石凳上,为这座祠堂增添了清新雅致之感。
宗堂门前,一块印有“漯河市历史建筑——吕庄村吕氏祠堂”字样的金黄色牌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据了解,吕氏祠堂于2018年2月被市政府确定为历史建筑。
宗堂东侧一通石碑上,记载了吕庄村吕氏一族的由来和祠堂的修建时间。仔细观察,依稀可见石碑上“清宣统元年岁次己酉桐月上浣”的字样。通过碑文可知,吕氏祠堂建于清朝宣统元年。
据了解,吕氏祠堂是清末民间建筑的典型代表,完整保存了清末民间建筑的风貌。
宗堂西侧一通石碑立于1996年,记载了修吕氏族谱的事情。碑文写道:“吕氏族谱创修继修已历三次,其修谱之重大意义前人已备述,今从略。族谱约创修于清朝嘉庆年间,二次继修于一九零九年清朝宣统元年,三次继修于一九四零年,距今已五十六年。”
谈及吕氏族谱,吕志恒拿出他珍藏的《吕氏族谱》。据他介绍,这本族谱是1940年续家谱时所修,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
翻看泛黄的《吕氏族谱》,记者了解到,吕庄村吕氏先祖原居于山西芮城,于唐宪宗年间迁洛阳,传至十二世吕俊时,于元朝大德元年迁居新安县。元朝大德三年,吕俊第三子吕德与伯父吕伦迁出新安县,“吕德迁至郾城县太子墓吕村(当时叫王岗村)”。至此,吕氏一族在郾城生根发芽,渐渐有了今天的吕庄村。
由于宗堂东侧石碑历经百年风雨,很多碑文已经无法辨认。对此,吕志恒感觉非常可惜。他希望能够做好石碑的保护工作,尽快找到专业人士把碑文拓下保存,为未来研究做好准备。
在吕庄村,与吕氏祠堂一样经过漫长岁月的,还有一座百年老屋。
百年老屋为清朝乾隆年间所建,有主房三间、配房一间,墙砖雕刻精美,廊柱为木质圆柱。
百年老屋的墙上,有“忠”“恕”二字。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忠”“恕”二字彰显了老屋主人的学识和修养。
走近百年老屋,记者看到岁月留下了明显痕迹。然而,院子里的几棵梨树上,花瓣似雪,生机盎然。
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老屋以前还有人住,近些年荒废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它进行修缮。
“你看,砌墙用的这些花纹砖,历史感、文艺范儿十足,应该是古砖。”吕志恒说。
吕庄村还有一项传承百年的制秤技艺。“我们村的制秤历史已经有数百年了。”提起这门手艺,村民们都很自豪。
吕志恒向记者展示了一杆两米多长的手工秤。
“过去,传统制秤手艺可是俺村的名片。”吕志恒自豪地说,以前做生意都要用秤,村民们将制好的秤拿到驻马店、周口等地卖,很畅销。
今年75岁的村民吕铁毛告诉记者,他和家人开了一家店铺,主要销售电子秤,也卖手工秤,但手工秤销量不大。“现在买手工秤的人很少。”吕铁毛说。
“我跟着爷爷学会了制秤这门手艺。”吕铁毛告诉记者,制秤这门手艺,吕庄村现在还有不少人会,不过靠这门手艺挣钱的人几乎没有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秤逐渐取代了手工秤,制秤这门手艺也渐渐没了用武之地。
吕庄村有一处游园,过去是一片荒地,如今树木挺拔、花香四溢。园内有个称心如意亭。“称心如意亭,取‘秤’的谐音,也是对村里传统制秤技艺的一种纪念。”吕志恒说。
近年来,吕庄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岳飞路、包公路……吕庄村的道路,多以宋朝名人命名。村内一条贯通东西的主干道,名为“宋城大道”。
“我们将进一步美化村庄、发展旅游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谈到未来发展,吕志恒兴致勃勃地说,“我们计划建一个村史馆,让更多人了解吕庄村的悠久历史。我们还准备对临街的房屋、墙体进行美化,将吕庄村打造成现代化美丽乡村。”
说起村庄的历史,吕庄村村民侃侃而谈,引以为荣;谈及未来的发展,村民更是满怀期待。
“欢迎大家到吕庄村走一走、看一看。”吕志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