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4月20日 星期

新时代“雨露计划+”就业的漯河答卷


2022年6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启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续写雨露计划新篇章。去年以来,我市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精准帮扶的重要抓手,纳入市委市政府“周交办、月讲评”重点事项,围绕“学生点单、院校下单、企业选单、政府买单”,着力打造“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个人”全链条、一体式的“雨露计划+”就业帮扶模式,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应就业尽就业,在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就业增收方面作出了“漯河探索”。

加强动态管理,“学生按需点单”

“鹏龙在郑州咋样啊?这月工资给您寄回来多少?”4月13日,周四帮扶日,舞阳县商务局驻孟寨镇潘楼村第一书记高广欣走进脱贫户潘永卫的家。潘永卫的大儿子叫潘鹏龙,今年22岁,曾在漯河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习,毕业后在郑州中储恒科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工作。

“孩子可好啊!要不是党和国家的雨露计划,每年发放两次职业教育补贴,学校还免了学费,减轻了俺的经济负担,鹏龙现在哪能一个月挣五六千元。昨天,鹏龙还打电话说准备考二级技师证,拿到证书后就能涨工资。”潘永卫说。

2022年,我市创新建立“区块链+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信息系统,开发“雨露计划+”就业模块,通过部门信息共享和全面摸底排查,分类汇总形成全市脱贫家庭、监测对象家庭中学生职教需求清单,雨露计划在读学生及其就业需求清单,往届毕业生就业和技能提升意愿清单,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我市还组织各级干部和帮扶人员,利用多种方式深入宣传“雨露计划+”就业和“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政策,加强职业培训指导,确保政策覆盖率和群众知晓率100%。像高广欣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都会在入户走访时,用手机上的漯河市“区块链+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信息平台,摸清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底数,收集和掌握入读职业院校意愿、雨露计划在读学生数量、毕业生就业意愿等,切实当好学生择校择专业的“引导员”,学生与职业院校、企业之间的“联络员”,助力学生精准享受就业帮扶政策。

聚焦技能需求,“院校精准下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4月17日上午,漯河技师学院电气工程课堂,雨露计划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技能培训。

“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按照‘人岗匹配’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并和相关企业精准对接,让他们毕业即就业。”漯河技师学院学生处处长马广金说。

教学中,漯河技师学院突出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坚持以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对口就业,积极探索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三转四像”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对口、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为主线,校企双方签订培养协议,实现毕业生精准就业。漯河技师学院先后与卫龙集团、海尔集团、富士康集团等联合开办订单班30多个。

把教育、人才摆在什么位置,考验的是战略眼光、全局思维。我市聚焦学生培训意愿,以提升专业技能为重点,引导相关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食品智能加工、机械工程、电子商务等特色专业,灵活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培训,精准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深入推进职业院校与用工企业资源共享、产教融合,畅通从“校门”到“厂门”的绿色通道。

2023年,我市又开设了雨露计划定向培养班。学生在校免除一切费用,每年可享受雨露计划补贴3000元;一、二年级学生每年可享受2000元国家助学金(以国家文件为准),优秀学生还可享受国家奖学金6000元。学生毕业即可取得高级工证书,并直接进入企业就业。

(下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