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突出就业导向,“企业对口选单”
4月14日上午,我市举行“招才引智 豫汇英才”暨2023年漯河市技能人才与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春季校园招聘会。143家省内外企业提供4000多个就业岗位。漯河技师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及部分退役军人等3000余人参加。据统计,招聘会当天,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求职者达2000余人次。
“我们公司位于临颍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公司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感兴趣的同学请填一下求职意向表。”在漯河建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董事长助理曹芹英热情地介绍公司和招聘岗位情况。
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介绍:“我们前期重点走访了全市职业院校和重点企业,根据双方供需情况对招聘岗位和院校专业进行匹配,努力使双方精准对接。”
我市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动态掌握雨露计划学生就业需求和重点企业用工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雨露计划+”就业精准供需对接平台。积极组织雨露计划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活动,支持双汇、卫龙等重点企业参加招聘、“直播带岗”,促进应聘学生和用工企业互动交流,有效提升了“企业选单”精准度。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组织200多家企业在产业带动、招工招聘方面与帮扶村结对共建,优先帮助雨露计划毕业生就地就业。2022年以来,我市共举办招聘活动近300场次,发布就业岗位信息近5万条。
“双汇集团先后与漯河技师学院、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累计招录我市各类中高职业院校毕业生4300人,优先录用雨露计划学生,发挥了‘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稳就业的关键作用。”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主任王会勇说。
强化政策保障,“政府全面买单”
4月17日,来自全市各职业院校的60多名2023届电商专业毕业生在河南东兴电子商务产业园进行实践培训。
河南东兴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国家级电子商务基地,也是我市“雨露计划+”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目前,园区累计入驻电商、快递物流及配套企业近200家,覆盖食品、服装、电器、农资等多个行业。2022年,园区实现线上交易额83.19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1.2亿美元,带动1万多人就业。培训雨露计划学生106名,21人在园内创业就业。
2022年,召陵区万金镇前崔村的崔磊兵从漯河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在河南东兴电子商务园自主创业。他经营20多家淘宝店铺,主要销售漯河特色产品,月收入达万元以上。
为了帮助更多的“崔磊兵们”就业创业,我市编制了《漯河市就业创业惠民惠企政策库》,健全乡村振兴、教育、人社等部门信息共享、统筹协作、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大力支持创业“带”就业,推进特色品牌“扩”就业,强化跟踪服务“稳”就业,在技能培训、创业服务、稳岗就业等方面实现“政府精准买单”。乡村振兴部门落实好雨露计划补助等保障政策。教育部门落实好学费减免、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补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落实好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其他贴息补贴等政策。近年来,我市累计发放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学补助资金2300万元,补助15693人次。2022年,我市发放补助资金614.7万元,补助4098人次。2022年以来,我市共为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共1.6亿元,为农村劳动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小额信贷8.9亿元,发放跨省务工交通补贴320多万元,发放企业稳岗返还资金和一次性扩岗补助3315.9万元,有力促进了就业增收。
王仲芳 李晨曦 王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