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4月20日 星期
大袁村村史馆
留住农耕记忆


大袁村村史馆内的老物件。

■文/图 本报记者 齐国霞

一个个老物件,见证了几十年来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一张张图片,记录了历史变迁中的精彩瞬间……4月17日,记者在临颍县皇帝庙乡大袁村村史馆看到了村里挖掘和保护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让更多人了解了农村历史变迁,成为许多人乡愁的寄托。

村史馆装修简单,展示了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介绍了大袁村村名由来、村情概况、民俗风情和出彩人物等。织布机、风箱、扁担、麦耧……这些村民自愿捐赠的老物件,斑驳陈旧,记录着岁月沧桑。

村民袁自忠说:“上了年纪的人看到这些老物件感觉很正常,因为大家用过。可是年轻人大多叫不出这些东西的名字。用扁担挑水、用织布机织布这些事,对他们来说很遥远。”

“这些老物件成为不少村民忆苦思甜的载体,同时也教育年轻人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开辟新天地。”大袁村党支部书记王喜林说,村史馆建成后,成为大袁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层党建新窗口。

“老物件、老照片见证了村子从贫困到富裕、几代人艰苦奋斗的历程,激励大家继续奋进。”王喜林说,中小学生、返乡人员经常到村史馆参观。一些热心人士深受鼓舞,主动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大袁村还把村史馆作为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教育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村史馆内展示着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的照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村民弘扬良好风尚。

“村史馆成了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王喜林说,“如今,大袁村在经济、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了,干劲也更足了!”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