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0日至26日,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为主题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全面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出台了《漯河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十四五”规划》《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相继获批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市、全国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市、中国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漯河受理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经验在《中国知识产权报》上刊发推广……漯河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不断推动漯河制造向漯河创造、漯河产品向漯河品牌转变。
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拥有有效专利总量12108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5件,获中国专利奖1项,省政府专利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商标注册总量40903件,其中,去年新增有效注册商标6364件,较全省平均增长率高出4.4%,万人拥有注册商标居全省第三,中国驰名商标11件,省级商标品牌培育基地4个,位居全省第二;44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体系认证,全市已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家、省级专利导航试验区1家、省级知识产权强区1个、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中小学普及教育实验基地7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4家,实现历史性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并对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发展阶段,全市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工作者,要以锐意进取的干劲、奋发有为的拼劲、勇于开拓的闯劲,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让知识产权成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共同书写漯河加速崛起的精彩篇章。
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知识产权创造驶入“快车道”。实施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推进中国(漯河)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尽快开通食品领域知识产权申请、授权、确权“直通车”。(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