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加快建设创新型示范园区,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基本实现全覆盖,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创新活跃度居全省第四位。
建立全国首家食品云平台,实施食品云“千企上云”“千亿交易”计划;金大地、可口可乐、江山天安新型建材、微康生物等一批企业被评为省级智能工厂;漯河智慧岛成为全省首批获批的标准化智慧岛;中豹科技园、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从“机器换人”“生产换芯”到“工业大脑”“企业上云”,我市正加速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依托电商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和营销创新,电子商务、网络消费持续高速发展,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网上外卖、社区团购等新消费模式火爆。中国(漯河)电子商务园区2022年线上交易额达83.19亿元,同比增长6.76%;跨境电商交易额11645万美元,同比增长10.69%;网络销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的30%以上。以双汇、卫龙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电商运营服务加速成长,双汇电商销售各类商品47072吨,同比增长21.06%;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3.16%。随着漯湾古镇、“食尚年华”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新兴服务业项目和文旅融合项目建成投用,消费领域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文化旅游业发展提速。我市景区2022年接待游客793.0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6.23亿元。临颍县南街村、小商桥等乡村旅游线路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漯湾古镇景区被评为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并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住宿、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快速恢复,消费市场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数字化、品质化、多样化趋势明显。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2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牢树“项目为王”理念,拓宽招商思路,创新应用“产业基金+资本招商+平台招商”等新模式,围绕建设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和豫中南地区性消费中心城市目标,紧盯现代物流、中介服务、商贸、文旅等重点产业,加大服务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强功能、建机制、补短板。2022年实施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98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12.4亿元。其中,漯河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园、顺丰冷运物流港等35个项目开工建设,漯河市食品文化小镇、“食尚年华”田园综合体项目等37个项目建成投用。2023年谋划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80个,总投资600亿元以上,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2亿元。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同步发力,加快服务业投资增长,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张,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全市服务业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行业复苏、主体保育、供给创新等重点工作,大力提升融合化、集聚化、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水平,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高质量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增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和满足消费需求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