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5月11日 星期

文明之花竞绽放 ——喜迎第二十届食博会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尹晓玉

踏着奋进新征程的坚定步伐,全国文明城市漯河将迎来第二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二十年来,不断成长的食博会硕果满枝,不仅让“漯河味道”名扬天下,也打造了漯河崭新的城市形象。如今,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生态、向善的风尚、温情的服务……如一朵朵“新时代文明之花”,争相绽放在沙澧大地上,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中国食品名城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城市容颜更靓丽

随着一届又一届食博会成功举办,依托文明城市创建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我市不断擦亮文明底色,加速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沿河建筑绿化亮化美化、幸福渠(市区段)修复改造等工程不断推进并取得成效,沙河国家湿地公园、水韵花溪湿地公园、小南湖湿地公园等一系列主题公园以及百余个各具特色的街头游园建成……这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好去处,也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下大力气优化生态布局。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市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制定颁布《漯河市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责任十条措施》等6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如期完成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和电代煤、气代煤“双替代”任务,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深化重金属污染防治监管和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连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如今,“漯河蓝”成为常态,“满天星”亦可常见。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屡屡在澧河被发现,多年不见的黑天鹅、赤麻鸭又飞回了漯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常态。“绿色漯河”“生态漯河”成为漯河新的闪亮名片。

扎实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非遗展示馆、传习所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修建与不断完善,(下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