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在市民之家开展坐班服务活动。图片由市消防救援支队提供
市消防救援支队
本报讯(记者 张玲玲)优化申报受理方式、缩短办理审批时限、提高执法服务质量……近年来,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实际,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提高窗口政务服务效率,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窗口工作人员要学习政策、钻研业务、优化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日,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刘成利在市民之家开展坐班服务活动时说。
“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是市消防救援支队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效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了提升窗口政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市消防救援支队推出多项便民服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主动介入服务。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和外资企业及正在建设的大型公众聚集场所等提前介入,加强消防安全技术服务,杜绝隐患。缩短办理审批时限。申请人自主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消防救援机构受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申请后,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检查缩短为7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检查。
“没想到现在消防报审这么方便。”日前,召陵区一家网吧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服务窗口提交资料后,属地消防救援机构很快与他联系,约好时间上门现场核查。核查通过后,他很快就收到了消防安全许可文书。据了解,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市消防救援支队实行一次受理。对申报资料不全、承诺现场检查时准备齐全的,市消防救援支队实行容缺受理,现场检查时再查验;市内推行异地受理、内部转办。现场检查实行预约核查,消防救援机构根据群众预约时间合理安排检查事项。为了让企业“少跑路”,市消防救援支队还提供法律文书免费寄送服务。
为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市消防救援支队要求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窗口受理人员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到用语、举止、仪表规范。同时,完善受理窗口配套设施,定期培训窗口受理人员。持续完善消防执法回访制度,在法律文书中添加评价二维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推行轻微违法免罚,对违法行为或火灾隐患轻微且及时改正或消除火灾隐患的单位或个人,免于行政处罚,并通过批评教育、指导约谈等措施,督促其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加强技术服务指导,为全市一级、二级重点单位配备消防安全辅导员,每季度开展一次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整改火灾隐患,开展消防培训、演练。免费为全市所有社会单位提供水带绑扎和空气呼吸器充气服务。
为最大限度倾听民意呼声、回应民生诉求,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了网上举报和咨询受理平台,规范投诉受理流程,24小时接受社会群众咨询消防业务和对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