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经典诵读大赛
漯河育才学校位于郾城区泰山路中段,建于1996年,是一所高标准全日制民办寄宿制学校,设中学、小学、幼儿园三个学部。该校规划设计合理、功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文化特色鲜明,秉承“创办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周托、日托、走读等就读形式,采用寝教一体、协作包班、小班教学模式,确保每一个孩子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建校27年来,该校先后获“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漯河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学校”“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等荣誉1000余项。
经典诵读 结出累累硕果
漯河育才学校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是经典诵读进课堂。从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到经典古文、哲理散文,再到毛泽东诗词、红色文学;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学生熟读成诵、引经据典、灵活运用,和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教师乐学善教、传承经典,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多年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学经典、诵经典、用经典的兴趣,该校制订一系列方案,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式学习古诗文、传承中华文化、增加文化底蕴。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该校经典诵读结出累累硕果。
2016年9月,该校大型经典诵读节目《大哉·孔子》在我市迎国庆青少年“明德守礼诵经典”大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2019年,该校经典诵读作品《青云志》获第一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市级一等奖。2019年8月,该校“小百灵合唱团”演绎的经典古诗《登鹳雀楼》登上河南广播电视台“童声咏经典”节目舞台;9月,《登鹳雀楼》代表我市参加了由省教育厅和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童声颂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颁奖晚会,荣获“最佳节目”称号。
2021年5月,在我市首届“我爱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征文和演讲比赛中,该校参赛师生成绩优异,共获5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和9个最佳指导教师奖,并获优秀组织单位奖,被授予“国学好校园”称号;2021年8月,集体诵读作品《传承经典 学习榜样》在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作品评选活动中获省级一等奖。
在2022年河南省诗词大赛中,该校学生获得一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在2022年河南省诗词大赛漯河赛区选拔赛暨漯河市第四届诗词大赛中,该校4名学生获得一等奖、9名学生获得二等奖、7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同时,该校荣获“诗香校园”称号。
因材施教 编撰校本教材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校本教材《胸藏文墨》名字的由来。”该校语文教师蔡红霞告诉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美德的重要载体。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并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印记,该校语文教师结合教学需要,编写出适合各年级学生学习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胸藏文墨》。
记者翻开《胸藏文墨》看到,教材分为诗词、经典名篇、小古文三部分。“我们按照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将一学年分三个等级命名,形成三个篇目。学生诵读完一个篇目相当于闯过一关,能够获得相对应的称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蔡红霞说。
每一天早上,同学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诗词。每个学年,学校还会组织开展经典诵读验收活动,通过集体背诵、小组背诵和个人展示三个环节对经典诵读开展情况进行验收。
为了让学生爱上经典诵读,该校成立了风荷举社团,让老师带领学生每日诵读经典诗词,并经常举办“大浪淘沙”“蟾宫折桂”“飞花令”等诗词大赛,充分调动学生诵读诗词的积极性。
创新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该校采用领读、对读、赛读、挑战读、吟诵等多种方式,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诗词诵读。
理解诗意,将给学生学习诗词打下坚实基础。对难记和难理解的诗词,老师会采用观看小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白居易的《题岳阳楼》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诗意,我找来古诗来了App中的《题岳阳楼》视频让大家观看。同学们被视频中生动的画面和幽默的语言所吸引,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蔡红霞说。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老师会经常讲一些诗词背后的小故事和与诗人相关的文学知识。“读了李白很多作品后,同学们发现,诗中不是他送朋友就是朋友送他。有诗有酒有朋友——李白的洒脱豪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晨诵,从大家高昂的诵读热情中可以感受到,热爱诗词的种子已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蔡红霞说。
诗词诵读 滋养孩子心灵
为了让诗词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该校除每日坚持诵读诗词外,还以传统节日、重要活动为依托,积极组织开展“读诗词 庆中秋”“端午浓情 书香悠远”“世界读书日”等读诗、品诗、诵诗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发现诗词之美好、感悟诗词之灵动,进一步增强理解能力。
六(5)班学生孙宜璠是2022年河南省诗词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也是我市唯一的河南省诗词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她告诉记者,她十分喜欢古典诗词,在诵读时除了感受中华语言之美和诗词意境之美,还会主动了解诗人的故事和写诗的背景。六(5)班学生张明蕙是2022年河南省诗词大赛二等奖的获得者。“通过诵读诗词,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很多。”张明蕙说。
采访中,记者问及诵读诗词带来的收获,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引经据典,诗词名句更是脱口而出,将“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诠释得淋漓尽致。“古人曰: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于我而言,诗词亦是如此。诵读诗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还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从诗词中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每次读诗就像是在和古人交流,既增长了见识,又开阔了心胸。”
该校小学部校长王楠表示,学生每日诵读诗词就像把诗词的种子种在了心中。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今后,他们将继续秉承“育德育才、利家利国”的校训,引导学生多多诵读诗词,在经典文化的浸润下做少年君子。
漯河育才学校经典诵读荣登河南卫视
■ 文 本报记者 张玲玲 图 本报记者 范子恒 版式 付广亚
“最美六月天·经典咏流传”节目展演
“小百灵合唱团”演绎的经典古诗《登鹳雀楼》登上河南广播电视台“童声咏经典”节目舞台
漯河育才学校代表队参加我市首届诗词大赛
连廊里、操场上,处处充盈着学生的诵读声
学生每天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经典诗词
优美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