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路两旁的路灯灯杆上写着的“字聖故裏”四字。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宜书
近日,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反映:“我在路边发现个错别字,这到底是制作人员大意,还是准备文字资料的人员粗心呢?”
5月17日,记者在交通北路与牡丹江路交叉口东200米处看到,道路两旁的路灯杆上写着“字聖故裏”四个竖排小篆体大字。张先生所说的错别字就在其中。张先生认为,“故里”的“里”不是“裏”,应该是“里”。记者沿牡丹江路向东骑行约30分钟至牡丹江路大桥,发现沿途百余盏路灯上均是“裏”字。
这个“裏”字究竟用得对不对?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市许慎文化研究学者、市政协调研室主任李华强。李华强告诉记者,“故里”的“里”应为“里”。“里”和“裏”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中“里”的解释为:“里,居也。从田,从土。”“里”是会意字,由田、由土会意。本义指居住的地方,引申指乡里、故里。《说文解字》中“裏”的解释为:“裏,衣内也。从衣,里声。”“衣”作形旁,表示其意义与衣服有关;“里”作声旁,表示其读音。后来,又演化出左形右声的异体字“裡”。“裏”本义指衣服内层。泛指内部、里面,与“外”“表”相对。
“里”和“裏”是两个不同的字,它们是怎样关联起来的?“主要是因为它们读音相同。古人在书写时,按照经济原则,常用音同且较简省的‘里’替代繁体字‘裏’。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将‘里’作为‘裏’的简化字。”李华强说。
李华强认为,现实生活中,出于特殊原因使用“里”的繁体字“裏”时,要在遵循历史传承和现代规范的前提下加以辨认并区别使用。2013年,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里”为规范字,其附件《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中“里”既对应“里”,又对应繁体字“裏”及异体字“裡”。《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对“里”本义和“里”承担的“裏[裡]”的义项进行了划分:“里”表示量词,邻居、街巷,家乡等义;“裏[裡]”表示衣服、被裤等的内层,内部、一定范围以内(跟“外”相对)等义。显然,“故里”的“里”属于“里”本身具有的义项,所以,“故里”不应写作“故裏”或“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