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丽霞)5月25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为维护企业权益,引导和服务行政相对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社会不良影响,市交通运输局创新开展“三书送达”工作,强化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全力营造法治化交通营商环境。
创新开展“三书送达”。按照“谁处罚、谁认定、谁告知”的原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于5月23日对漯河市汽车出租旅游公司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在向行政处罚相对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了信用修复告知书和信用修复流程指南,主动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该行政处罚信息即将被公示的网站、失信行为类型、最短公示期和修复流程等内容,做好行政处罚信息的信用修复提醒工作。
全力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实施“三书送达”,将信用约束重心从侧重事后监管向侧重事前教育引导、树立诚信意识与事中事后列异、列严、信用修复相结合转变。强化政策指导,引导经营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避免信用受损程序升级,因未能及时信用修复导致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招商引资、政策扶持、项目申报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主动提醒、靠前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全面加强行业宣传。开展宣传进网络、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在一楼大厅显示屏滚动播放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组织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开展信用普法宣传,向司机发放信用知识宣传单,广泛宣传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政策,帮助已履行处罚的企业完善信用修复材料,降低行政处罚的不良影响。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组织召开交通运输行业客、货运企业座谈会,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专题调研,为企业答疑解惑,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