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6月6日 星期

找准定位 实干笃行 勇担新时代新征程源汇发展历史使命
源汇区人民政府区长 史一鸣

党的二十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奋进新征程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作为基层县区,源汇区要锚定高质量发展要求,“干”字当头、“拼”字为先,不断推动事业发展提质增效,在发展中做到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

加强全面学习,充足电。坚持把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不断涵养素质、丰富理论、提升能力。一是坚持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钻研新知识新理论,学深悟透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善于运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篇。三是务求工作实效。树牢法治、规则、程序、标准意识,形成工作推进目标化、清单化、台账化闭环管理,锲而不舍抓好工作落实,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在争先创优中比斗志、比韧劲、比业绩。

强化责任担当,尽职责。坚持把敢于担当作为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干事之基,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一是稳定经济增长。坚持以更大力度释放发展活力,全力促进消费增长,多元化多业态释放消费潜能;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从严从实从快推动项目建设;全力激发市场活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二是完善产业体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突出医疗器械和智能制造主导产业集群,加速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培育,打响文旅产业品牌,推动产业发展质效提升。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引领,以建设提升形象、以管理提升品位,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四是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注重质量效益,强支撑。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巩固拓展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态势。一是完善产业生态。围绕打通食品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着力在数字显示、光电玻璃、集成模组、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强化项目招引和专业园区建设;围绕生态循环经济EOD产业园,着力在医废、塑料、废旧金属、电子垃圾等城市矿产综合利用方面,布局一批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项目,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二是以创新引领发展。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加快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创新元素向医疗器械和智能制造新型示范园集聚。借助中原食品实验室、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科技研发平台,加快构建产学研、政校企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体系。支持辖区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科技研发、新上项目等方式,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换道抢跑、弯道超车。三是统筹质和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做强工业、做优文旅、重振商业”作为总抓手,在工业上强化项目招引和专业园区建设,在商业上注重商圈提升改造和商超业态提升,在文旅上发挥河上街和漯湾古镇景区文旅融合优势,打造区域性消费基地,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统筹工作开展,促发展。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积蓄发展势能。树牢“招商为要、项目为王、落地为大”理念,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强化载体支撑,抓紧抓实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持续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激活变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奋力开创现代化源汇建设新局面。二是深化社会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立健全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倡树社会新风正气,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是强化发展保障。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精准发力施策,筑牢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底线,严格防范各类风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跑出漯河加速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