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统筹考虑产业工人住房、子女就学等需求,使之扎根经开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两大平台”优势,切实保障企业用工。
以环境之优服务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以帮办代办促联审联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定制化精准服务,真正把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紧紧围绕“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工作目标,设立帮办代办专岗,持续深入做好联审联批工作,科学规范制订办理流程,压缩审批(审查)时限,开辟绿色通道,做好项目手续办理相关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压缩物流成本。高标准推进水、电、气、暖等配套工程建设,为项目如期投产、及早达效提供要素保障。积极协调电煤运输,增加电煤库存量,确保电力安全平稳供应。打造服务企业环境,将精准服务贯穿企业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和后续发展全过程,落地手续实行代办制,积极使用“政策计算器”,积极兑付各项优惠政策和奖补资金,抓实抓细“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企业问题清单,列出问题台账,逐条逐项整改。
以作风之优护航项目建设。练就干事的真本领,引导干部积极拥抱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项目,在项目建设理论中创新思维、增长才干,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预见性,下好服务“先手棋”,为项目建设“铺路架桥”。落实好项目建设责任制,将每个重大项目逐一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考核奖惩,让“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成为项目建设领域的常态。增强队伍的法治意识,对于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违纪违法案件,既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追究相关党组织、单位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真正创造一个干净安全的项目建设大环境。用好考核的“指挥棒”,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项目建设工作列入重点考核,建立健全招商奖励制度,重奖招商引资贡献突出者和突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