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6月9日 星期

青少年模式既要管用更要好用


■林 学

当前,未成年人触网率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网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自制力较差,沉迷网络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进一步压实了责任。各大网络游戏平台、短视频平台纷纷上线防沉迷模式、青少年模式,通过升级技术强化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规范。

从实践来看,这些防沉迷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仍有不少未成年人尝试通过自己账号登记成年人身份信息、输入家长密码、卸载重装等方式破解青少年模式,绕过上网限制,也不乏一些个人、企业以帮助未成年人破解青少年模式牟利。青少年模式的应用上,存在着三对突出矛盾:技术上,是防护与破解的矛盾;内容上,是健康度与吸引力的矛盾;行为上,是线上与线下的矛盾。让青少年模式真正发挥保护青少年健康、文明上网的作用,要认识到,不是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就一劳永逸了,还需要不断升级技术,打造防破解的坚硬盾牌。除不断升级技术之外,还需要通过法律等手段,打击治理各类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青少年模式的产业链条。

当然,打造更坚硬的技术盾牌仍然不够。一些平台在青少年模式下,内容匮乏且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孩子们的兴趣、信息需求。因此,要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以健康优质的内容吸引未成年人,让未成年人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在这方面,头部短视频平台进行了积极探索,不断为内容池扩容。近日,抖音平台宣布联合科普中国、中国科技馆等发起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邀请专业科普内容生产机构和个人,创作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科普视频,共建青少年模式内容池。这意味着,平台青少年模式的工作正从保护转向发展,从提供安全内容和功能,到与学术机构、出版社、学者等优质内容生产者合作,完善功能和内容池,让青少年模式真正成为孩子们学知识、观世界的窗口。说到底,就是青少年模式不仅要能用、管用,还要好用。在直播与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当前未成年人获取信息和新知主要渠道的背景下,用优质内容占领和充实平台,让孩子们学到更加有效、有用的知识,比“围追堵截”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