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6月19日 星期

临颍鼓楼和豆腐片


鼓楼豆腐片(资料图片)

■王晓景

临颍鼓楼准确来说应该叫谯楼。因“晨钟暮鼓”的原因,多数情况下人们称其为“鼓楼”或“钟鼓楼”,很少叫谯楼。

《说文解字》对“谯”的解释是“妖娆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记载:“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中记载:“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谯楼者,谓门上为高楼以望也。谯楼内每悬巨钟,昏晓撞击,使臣民闻之而生儆惕之心。”

据临颍县志记载,临颍谯楼始建于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经明景泰、成化、天启以及清康熙、乾隆年间数次重修,2007年再次重修。1973年临颍谯楼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谯楼占地140平方米,为拱门座基砖筑楼台式建筑。谯楼位于拱门平台上,楼高十余米,拱门平台东西长14.7米、南北宽9.5米、高6米。其中拱门洞宽3.5米、高4米、深9.5米。拱形门洞可通车辆行人,南面镶嵌了一块青石匾额,上书“谯楼”二字;北面上方有“颍川古郡”阴刻石额一方。平台上为木质结构宫殿式楼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角高挑,双层飞檐挑角,四角有铁马(风铃),周围十根明柱支顶,四周有砖砌花墙。清乾隆年间临颍知县刘沆曾写诗咏之曰:“颍川衙署瑞葱葱,门前谯楼势更隆。暮鼓唤回犁雨叟,晨钟惊起织云工。一天郎月飞檐里,四野祥烟画栋中。览胜偶来台顶上,满城歌笑散春风。”

鼓楼底下(民间后二字快读为dia)指鼓楼附近的区域。因临通衢要道,历来为商贾云集、店铺酒肆林立之地,人腾马嘶,熙来攘往,物品丰盛,热闹非凡。

围绕“开门七件事”,这里也形成了很多平民化的美食文化。一些店铺直接将“鼓楼”二字冠于小吃前。一临颍老乡创作的《说唱临颍大鼓楼》视频曾走红网络:“最东头是鼓楼,它的历史可悠久,它记载了俺临颍走过的风雨和春秋。旁边有个隋唐街,改造之后还挺得,古墙古树和古路,没事儿你来散散步。这附近有小吃,有个姐弟土豆粉;旁边还有个地摊儿,专卖鸡汤豆腐片,老板——来一碗……”

说唱中的特色小吃“鸡汤豆腐片”就是鼓楼豆腐片,30多年来一直是临颍人的“心头好”——离开家乡或回到家乡,都要前去吃一碗。食客形容其有三绝:一是食材绝。豆腐需要手工制作,精选粒大饱满的黄豆,制作过程不用石膏、卤水,而是用一种经过自身发酵而成的天然浆水点制,从而保证味道醇正、口感柔韧。二是刀功绝。豆腐要切成3寸长、1寸宽大小,厚薄均匀,放入油锅内炸至表面金黄后捞出沥干备用。三是高汤绝。大骨头和鸡架搭配,加上秘制配料,大火烧开,小火慢煨,最后过滤除渣,汤色清亮,鲜美异常。

2013年5月,鼓楼豆腐片被市旅游局、市商务局授予“漯河旅游特色小吃”荣誉;2018年,获得临颍县首届“舌尖上的美食”网络评选大赛一等奖。

一年四季,店内炉上的汤锅一直热气腾腾,里面放着炸制的豆腐片。食客吃完一些,店主随手放入新的食材。配菜是自腌的萝卜条、青辣椒,还有自卤的条子肉,起锅时撒上韭菜段。如果吃不饱,还有烧饼和烙馍,可夹肉,可卷菜。“鼓楼豆腐片吃了这么多年都没吃够。当饭当菜当酒肴,咋吃咋得劲儿。”这是很多临颍人发自内心的话。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