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院为我们挽回经济损失。”近日,源汇区人民检察院对河南某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回访时,该公司负责人说。这是该院运用大数据监督手段开展“涉民企、民生、民事执行”专项活动,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近日,该院民事数字办案团队的检察官在运用民事终本大数据发展模型开展例行检查时发现,河南某贸易有限公司与张某某借款合同纠纷民事执行一案提示财产红色预警。该团队迅速研判,决定对该案依法监督。
承办检察官受理案件后,立即调阅该执行案件卷宗,对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办案人员阅卷发现,该案以无可供执行财产终结执行,但实际情况是该案件被执行人存在大量可供执行的现金、股票、证券等,且数额巨大。另外,该案件执行终结后未采取每隔六个月网控查询措施,截至监督前也未恢复执行,办理过程中还存在多处程序违法。承办检察官认为该案如果仍处在终结执行程序状态,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障。随后,办案团队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恢复执行程序的检察建议。同级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对存在问题积极整改,恢复执行程序,为涉案民营企业追回执行款40余万元。
据了解,民事执行终本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为源汇区人民检察院自行研发。该模型运用以来,共发现民事监督线索1873件、启动法律监督18件,推动了一批执行程序违法及时得到整改,其中涉及民营企业民事监督执行案件10件,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该模型将作为河南省首批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推广运用。季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