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玲玲
“村博爱广场于6月1日前完工后,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7月6日,在郾城区商桥镇郭栗庄村博爱广场,正在乘凉的村民告诉记者。
博爱广场上,凉亭、桌椅、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广场周边有文化宣传墙,道路两侧设立了宣传栏,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荒地。2021年,我市遭遇强降雨天气后,郭栗庄村数百亩农田被淹,部分房屋、院墙倒塌,群众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郭栗庄村的博爱广场是省红十字会第三批灾后重建博爱家园项目之一。经过村民讨论和开展易受损性及能力评估,省红十字会最终确定在该村建设占地1700多平方米集应急避险、开展活动、知识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红十字综合服务体。
郾城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陶文亮告诉记者,该项目包括建设郭栗庄红十字工作服务站、成立村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符合有基层组织、有专职人员、有活动场地、有必要的办公设备“四有”标准,为开展红十字会“三救”(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三献”(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核心业务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郭栗庄红十字工作服务站人员在村民中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不断提升村民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截至目前,该服务站已组织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10期,受益群众约400人。
2022年,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省红十字会的支持,9个防灾减灾、灾后重建项目先后落户漯河,项目资金合计394.29万元。市红十字会被评为2022年度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优秀单位。
在舞阳县莲花镇刘庄村,村民也享受着博爱家园项目带来的红利。
刘庄红十字工作服务站站长、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30多年的刘林虎说:“今年3月,120平方米的新卫生室建成,设有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健康教育室、卫生间等独立房间。自从我们搬进服务站,十里八村的群众纷纷前来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