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为世界各国人民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同行现代化道路、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17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等发来约1700份贺电贺函。他们发来的贺电贺函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和世界级领导人的崇高国际威望,展示了我们党作为世界最大政党的卓越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重要主旨讲话,提出全球文明倡议,通过政党这一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向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党政要高度赞誉全球文明倡议回应了国际社会的迫切诉求和热烈期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战略眼光、宽广的历史视野、强烈的时代担当和博大的人类情怀,同一些西方势力蓄意制造意识形态对立和文明冲突形成鲜明对比,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推动人类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方略、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为学习借鉴我国成功经验的思想宝库,借鉴运用到治党治国实践中。
立天下之正位,为政党自身建设提供重要启示。“我是谁、为了谁”的政党性质和定位问题,始终是每一个政党的灵魂之问。近年来,面对重大危机、社会转型和数字化等冲击挑战,各国政党不同程度上具有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非凡之时行非凡之举,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9800多万名党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对于我们常讲的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铁必须自身硬,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抓住“关键少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等新理念、新论断,许多外国政党政要耳熟能详、深表认同。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无论是传统主流政党还是新兴政党,都能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到加强自身建设的先进理念、有效做法和经验启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党政要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重要论述为管党治党的良方和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法宝。
外国政党政要尤为称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宗旨和强大能力。
行天下之大道,为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借鉴。如何走出切实可行的现代化道路,是当今发展中国家政党政要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让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看到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坚持从实际出发来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一基本原则、发展思路、方法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最大稳定性和确定性。我们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0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提升到18%,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谋人类之福祉,为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但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当前全球困境产生的根源,提供了解决全球难题的中国智慧,并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作出新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时代之题的深刻思考。在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当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需要摒弃冷战思维、丛林法则、单边主义、不可持续观念等,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同“一带一路”倡议一道不断丰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和实践。习近平外交思想、“四大倡议”等倡导共同发展、集体安全、文明互鉴,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共商共建共享,正以其强大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和心灵震撼力,为动荡的世界增添稳定性、注入正能量、指明新方向。
求世界之真理,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生机活力。今天,科学社会主义最深刻的理论创新在中国,最广泛的实践运用在中国,最显著的发展成就也在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上的新发展和实践上的新成就,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
同时,我们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坚持交流互鉴,摒弃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反对发展模式和价值观输出。随着文明交流实践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在尊重和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推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在相互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破除隔阂和偏见、消除恐惧和冲突,构建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和合共生的世界文明新格局。这些都充分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党向世界提供的重要思想公共产品,其世界意义和广泛的国际影响不断展现。我们要顺应世界“向东看”、各国“谋发展”和政党“求治理”的大势,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同各国政党政要平等交流对话,求同存异,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据2023年第7期《党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