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7月21日 星期

为未成年人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齐国霞

进入夏天以来,青少年儿童溺亡的新闻不断见诸媒体。一桩桩未成年人溺水事件也提醒我们,防溺水工作还没做到位,防线还没有筑牢,管控还存在薄弱环节。要想防止学生溺水的悲剧不再上演,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各部门应携手同心,齐抓共管,共同为广大中小学生织牢一张坚实的防溺水“安全网”。

家长要当好第一责任人。作为孩子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家长要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做到有“禁”有“疏”。家长要时刻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明确告诉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教育孩子哪些地方不能去,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教育孩子不去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域玩耍、洗澡、游泳等。家长还要注重言传身教,不冒险涉水,为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家长要有科学专业的救助知识,也可利用暑期带孩子参加一些游泳、救生学习或训练,鼓励孩子学会游泳技能,掌握一些自救本领,让他们会水又敬畏水。目前,我市各游泳馆里学游泳的孩子爆满,很令人欣慰。

教育警示时刻不能放松。预防未成年人溺水,需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进入暑假,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每周都常态化向学生家长推送防溺水安全警示信息。我市通过网络举办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公开课,也让社会各界看到了教育部门和学校防溺水的良苦用心。沙澧河风景区的安保人员,在危险区域设立警示牌,在河岸巡逻,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下河游泳。这种精准化、常态化、立体化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有利于帮助家长和学生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河流、池塘、沟渠等易发事故点,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积极投入预防溺水工作中,争做防溺水巡查员,让未成年人远离溺水伤害。

防溺水不但要防,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玩水场所,释放孩子们爱水的天性。目前,我市的游泳场馆屈指可数。因此,建议鼓励社会机构建设游泳场所,暑期低价向青少年开放,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满足成人和孩子的游泳需求,也能让孩子远离野外水域。此外,农村游泳场馆缺乏,如何为农村孩子创造游泳条件,也值得我们深思。

当前,正值暑期,天气炎热,溺水事故易发、多发。家长、学校及相关部门都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尽心尽责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增强学生的防溺水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溺亡事故的发生,携手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