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7月27日 星期

无愁河边永远的少年 ——读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陈猛猛

一代“鬼才”黄永玉所著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分为《朱雀城》《八年》《走读》三部。这是一部用时间串联起来的人生大书,带读者看事、看人、看城市、看时代。作者黄永玉依靠永不枯竭的故乡思维,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放电影般呈现给读者,堪称“流浪艺术家之歌”。

无论作画还是写文章,黄永玉从来都是剑走偏锋,作品自成一家——“我手写我心”。这位愈老愈纯真的老人在文字中感受着童年般的快乐,并将这些生活的快乐通过书写表达出来,写成一个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爱、怜悯、感恩。

经历如同陈年的酒,待岁月储藏发酵之后,在回忆里散发出醇香。作品中,黄永玉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张序子,粗犷而又秀气的湘西凤凰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他直爽、活泼、奔放,如孩子般的稚气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当黄永玉回首多年前的湘西生活时,他内心是温暖的。一系列对故乡、风俗、人事丝丝入扣的描写,彰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是由故乡的诗性所唤起的内心深处的爱与温柔。

哲学家宗白华指出:“所谓艺术,就是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中,即使是弱小、平凡、有着精神缺陷和性格缺陷的人物,同样能够迸发出人性的光辉:爱贪小便宜、游手好闲的谢蛮婆在哥哥就义时,竟爆发出惊人的勇气;唐马客的家门口被人用大雪球恶作剧地堵上,街坊们把雪球铲了,他却极搞笑地不停讲着“那么好的太阳,那么蓝的天”;时不时发病、衣衫不整的侯哑子,也会像个神仙似的“爬在城垛子上凌虚而立”放风筝……这些“小人物”面对生活的不顺不消极,而是在爱中弹奏出感人肺腑的歌谣。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张序子用一生的时光来追求知识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一边逃学一边去图书馆读“杂书”;跟老师私交不错但经常考试不及格,常常和调皮的孩子逃学到河滩上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张序子的父亲要到外地讨生活,在送别夜里序子清醒地听着《春江花月夜》和《梅花三弄》。于纷乱时代、颠沛流离的命运中,作者仔细描摹着感动和温暖。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整部作品用自由无羁的写作精神释放出异常丰富的生命能量,充满着“一种青春的状态,一种任性,一种才子式的放纵”。走进书中,跟着黄永玉这样一位可爱的老人去体验他五彩缤纷的人生经历,从他的人生感悟中获得一些启发和动力,该是多幸运的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