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8月4日 星期

曹嘉果:让梦想在苦难中开花


曹嘉果和妈妈在编折叠鱼笼。

人物介绍

受访学生:曹嘉果

毕业学校:漯河高中

高考分数:629分(文科)

录取院校:华中师范大学

■文/图 本报记者 张丽霞

今年18岁的曹嘉果家住源汇区问十乡曹店村。今年高考,她以文科629分的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

8月2日,记者到曹嘉果家中采访时,戴着眼镜的曹嘉果正在和妈妈编织渔网。“手工编一个渔网能赚4毛钱,我们一天大概能编20个。”曹嘉果妈妈说,曹嘉果爸爸因脑出血后遗症常年卧床,她一边照顾他一边打零工挣点零花钱。

曹嘉果读初一时,爸爸突发脑出血住进了医院,在ICU病房昏迷了12天。放学后赶去医院的她看到病床上的爸爸后痛哭一场。爸爸出院后生活无法自理,让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也让她比同龄孩子更早懂事。

从小学习成绩一直稳居班级前几名的曹嘉果进入初中后,因学科增多而压力倍增,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学到11点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漯河高中。曹嘉果说,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她压力很大。“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学习一直不敢放松。”她坦言,自己是宿舍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那个人。

高中三年,每逢曹嘉果周末放学,妈妈都会骑着破旧的三轮车在路上颠簸一个小时接她回家,到家时常常天已全黑。第二天早上天未亮,妈妈就要把她送回学校。有一次,三轮车骑到半路没电了,她和妈妈推着车到半夜才进家。

谈到学习方法,曹嘉果说,她认为踏实认真最重要。班里的同学都有特长和优势,也很努力,她只能比别人更努力。求学路上,她遇到了很多有爱心的老师,漯河三中的田春侠老师就是其中之一。田老师是她的初三班主任,在她升入漯河高中后主动资助她,并积极向学校反映她的家庭情况,希望多一些渠道帮到她。

采访当晚,记者拨通了田老师的电话。田老师说:“曹嘉果勤奋、善良,是一个品格特别好的孩子。我知道,她只有通过上学改变命运,所以我一直鼓励她。今后无论她遇到任何困难,我都是她的后盾。”

曹嘉果的高三班主任万晨睿老师对记者说,曹嘉果历次模拟考试几乎都是班级第一。她朴实、自律、待人诚恳,是班里的“领头羊”。班里同学遇到问题向她请教,她都会热心解答。如果她解答不了,就带着同学一起向老师求助。“在一次全市联考中,她的政治和文综分数均居全市第一。”万老师说,希望曹嘉果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有机会回漯河高中和老师做同事。

当记者问曹嘉果为什么选择地理科学这一专业时,她说,自己喜欢和大自然接触,大自然让她对生活充满希望。受身边众多优秀老师的影响,她希望毕业后也能当一名老师,通过言传身教鼓励更多的孩子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采访中,曹嘉果妈妈拿出女儿的录取通知书,脸上洋溢着幸福,带着几分腼腆的曹嘉果也露出了笑脸。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