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晓甫)“程序少、门槛低、办事快。”8月5日,大学毕业生张子璇想联合朋友在市区开一家连锁饮品店,几个人带着资料来到市民之家,很快就领到了营业执照。同时,张子璇还享受到了市场监管部门的“企业开办+12项服务”,开办企业需要的医保登记、银行预约开户、项目备案、水电气网报装申请等手续,在一个窗口“打包”完成,省去了“多头跑”的麻烦。
今年上半年,我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含分支机构)385992户,同比增长12.79%;每万人拥有经营主体1628.6户,在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中排名连续4年第一。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我市围绕经营主体“准入、准营、运行、退出”等重点环节,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打造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登记服务闭环,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深化、政务服务质效提升,促进了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争先创优,全面深化制度改革蹄疾步稳。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开办12项业务“共享联办”模式,实现企业开办12项业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一日免费办结”。“证照分离”改革25项领先国家标准,新增171项改革事项,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准营门槛。在全省率先实现跨部门“证照联办”,打破以往营业执照和许可证“多头受理、串联审批、分步办结”模式,优化为“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结”模式,进一步将卫生许可、取水许可、烟草专卖许可等纳入“证照联办”范围,实现了超市(便利店)、母婴店、食品厂、生活美容美发场所等高频业态“证照联办”。在全省率先推行歇业登记“联办并审”,将与经营主体歇业登记联系密切的税务、社保、医保等部门纳入并联审批平台,通过流程再造、部门联动,出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并联审批”配套政策,实现经营主体歇业多部门“一键暂停”、复业“一键重启”。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注销10项业务“共享联办”,实现企业注销10项业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一日免费办结”。在全省率先推行跨区域“一照多址”改革,通过建立登记与监管高效衔接制度,方便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帮助企业省去了申报材料和审批环节,免去后续为分支机构办理印章刻制、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手续。在全省率先实现“府院联动”机制常态化。市市场监管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动,研究解决企业破产相关工作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司法程序与行政程序衔接制度,形成破产企业处置合力,推动破产企业、“僵尸企业”依法退出市场,(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