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慧莹
为打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引导市民自觉养成守法出行的良好习惯,日前,我市交警部门对骑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持续整治行动。目前,街头骑乘电动车人员头盔佩戴率明显提升。但据市民反映,街头很多共享电单车存在头盔缺失破损、卫生堪忧等情况,导致市民骑行时无法正常佩戴头盔。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市民:因共享电单车头盔缺失受罚
“因为单位离家不远,我平时经常选择骑共享电单车上下班。今天扫码使用了一辆没有头盔的共享电单车,就被纠正教育了。”9月3日下午,在泰山路与黄河路交叉口附近,李女士对记者说,因共享电单车没有头盔可戴而受教育,她觉得挺委屈。李女士还称,她对附近的共享电单车进行了调查,发现头盔缺失或破损的情况存在,有的头盔内还有灰尘、卫生纸,很脏,根本没法戴。
“骑行共享电单车也需要佩戴头盔。骑行缺失头盔共享电单车的市民,我们会要求其就近归还;有头盔不戴的,我们则会对其进行纠正教育。”交警刘洋表示,市民在使用共享电单车前,建议选择有头盔且干净的共享电单车。
“使用共享电单车的人很多,肯定有人和我一样,因头盔缺失、破损或脏污没戴而被交警教育。”李女士说,教育事小,安全为大。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此事,解决头盔缺失、破损、脏污问题,方便市民出行。
探访:街头电单车头盔存在缺损脏
9月4日上午,记者对市区多个共享电单车存放点进行探访。
在黄河广场的共享电单车停放点,美团、青桔、哈啰三个品牌的十多辆共享电单车在此停放。记者察看后发现,大部分共享电单车内都配有头盔,有2辆共享电单车缺失头盔。在辽河路丹尼斯附近电单车停放点,12辆电单车有3辆没有头盔,而有头盔的则存在头盔破裂或变形情况。同时,记者还发现不少共享电单车的头盔成了“垃圾桶”,饮料瓶、塑料袋、卫生纸等各种垃圾充斥其中。
“我也想戴头盔,但你看这头盔这么脏,还有点变形,没法戴啊!”“共享电单车头盔太脏了,找不到干净的。”……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戴头盔骑行安全才更有保障,然而共享电单车头盔破损,起不到保护作用,让人“想戴却戴不起来”。
企业:每天安排专人更换清洗
共享电单车的头盔能得到及时更换和清洗吗?记者随后联系了哈啰出行、青桔等企业的工作人员。
“漯河区域内哈啰共享电单车全部配备有头盔,但是破损、缺失问题确实存在。缺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运维人员每天会对市区共享电单车进行排查,一旦发现无头盔或头盔损坏的车辆,会及时补上或更换,为市民安全保驾护航。比起头盔丢失,更普遍的是头盔脏污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该负责人说,公司要求运维人员每天都对头盔进行清洁,每周适时对车辆进行深度清洁。
“我们每天的工作量很大,运维人员工作虽然细致,但还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为了出行安全,建议市民自带头盔或选择头盔状况良好的共享电单车骑行。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在使用共享电单车时能爱护好头盔。”美团、哈啰两家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