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齐全、整洁有序的白庄村日间照料中心(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张丽霞 摄
■见习记者 应诗雨
人居环境更显“高颜值”
日前,记者走进源汇区问十乡有名的“中原状元村”陶桥村。潺潺的小河,幽雅的游园,整洁的道路,宁静的小院……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精神美”的总体要求,陶桥村依托本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稳步推进旅游乡村建设,高标准整治了村内5个坑塘6600平方米,昔日荒坑变成景色宜人的小池塘;将村内荒园改建成游园,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在坑塘四周、游园之内、村内主干道两侧种植绿化树1500余棵、花卉5000余株,完成了村内绿化美化;修建2处污水处理池,解决了村内70%以上农户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在主干道安装路灯40盏,完成了村内道路亮化。
陶桥村的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还深得人心。“我在市区也买有房子,但还是喜欢在村里生活和居住。我们村人善、环境又好,小孩回来都不想回城里啦!”村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陶桥村的变化是源汇区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源汇区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合力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依托乡村生态优势、自然禀赋和文化底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非遗项目、红色文化等资源,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不断丰富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业态。康养在半坡、休闲在马店、采摘在蔡庄、研学在陶桥、宜居在周庄……一大批特色乡村品牌被叫响,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村村各不同”的美丽乡村格局,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