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木棋、曹爱梅夫妇陪孙子孙女阅读。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退休前,他们耕耘在三尺讲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退休后,他们回归家庭,成了带孩子的主力。教师节前,记者采访了多位退休教师,听他们讲述与孙辈的故事,分享带孙辈的经验和方法。
“爷爷,什么是磁流体?磁流体能用来干什么?”“磁流体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一会儿咱们一起查查资料,看看它究竟有什么用。”类似的对话,在市区沙澧馨苑小区闫木棋家中经常发生。“退休前,我教的是初中物理,可能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孙子,他喜欢看科普类书籍,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年63岁的退休教师闫木棋告诉记者。
闫木棋和爱人曹爱梅都是教师,爱人教小学语文。退休后,儿子、儿媳工作忙,他们主动包揽了带娃的任务。“做事先做人。”这是夫妇俩的教育观点。“我们一直在培养孙子孙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文明礼貌、勤奋好学、与人分享等优秀品格。”闫木棋说。在夫妇俩的教育下,孙子和孙女与人友善、谦和有礼,出去玩时很受小伙伴欢迎。
作为教师,他们深知阅读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为孩子们买书,他们还注意让孩子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一般情况下,不管是绘本还是故事书,我们都会让孩子自主阅读,遇到不懂的就提出来,我们来解答。孩子看完书后,让他们复述一遍内容,加深印象。”闫木棋说,如今,两个孩子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谈起在家带孙辈与在学校教学的不同,闫木棋夫妇坦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家教育孙辈少了严格、多了温情。“孙子上小学一年级前的暑假,我在家里教他坐姿、握笔、拼音。在学校时,要严格按照每节课40分钟进行教学,在家里可能孩子20分钟就坐不住了,那就按20分钟的节奏走。”曹爱梅说。
闫木棋夫妇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并及时给予鼓励。“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有时假装不知道,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待他们找到答案后就鼓励他们。”曹爱梅说,平时,她辅导孙子的语文和数学,但英语辅导不了。她就鼓励孙子在学校认真学,回来后当她的英语老师。果然,孙子学得很用心,放学后就教她英语,纠正她的发音。现在,孙子晚上写作业时,曹爱梅就坐在旁边抄英语单词。在曹爱梅的鼓励下,孙子的英语成绩很好。“说实话,我真没记住几个英语单词,但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会坚持这样做下去。”曹爱梅笑着说。
在召陵区东方明珠小区居住的退休教师薄根生是孙子孙女最喜欢的人。“两个孩子都爱缠着我玩。”薄根生说,这与他曾当过老师有关。“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掌握孩子的心理。当孩子有情绪、发脾气的时候,大人千万不能打孩子,一定要摸透孩子的脾气,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薄根生说。与孙子相比,孙女妮妮是一个相对文静的女孩。在带妮妮时,薄根生总是想办法让孩子动起来。“我总是拿瓶子或石子让她踢,带她在广场上做游戏,尽可能让安静的妮妮变得活泼些。”薄根生说,“说实话,每天照看他们很累,但如果一天不见他们,又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今年70岁的退休教师袁应湘和老伴也担负着照顾孙女的重任。几年来,袁应湘和老伴一直分工明确,老伴负责照顾孙女的生活、接送孙女上学,袁应湘则负责孙女的学习。“孙女上小学四年级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她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孩子很听话,基本能做到独立完成作业。”袁应湘说,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他都将育人作为教育的核心。“教孩子学会做人,具体就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待人诚恳等。”袁应湘说。
与此同时,袁应湘也不放松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孙女三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如今已经考过六级。“我有14年的音乐教学经验。孙女初学钢琴时,我就教她认乐谱、练指法,每天陪练。现在孙女的钢琴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袁应湘欣慰地说。
退休前,袁应湘是一位小学教师,教过语文、数学、音乐、书法等课程。如今,他仍笔耕不辍,坚持每天练习书法。除了教孙女硬笔书法,袁应湘还教她练习毛笔字。“孙女并不认可我这个‘老师’的身份,在她眼中我就是爷爷。尽管如此,我仍要发挥我的优势,照顾她健康成长。”袁应湘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