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 丹)日前,记者从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获悉,截至9月1日零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我市供水超6.3亿立方米。
据介绍,我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015年2月3日正式通水以来,供水总量逐年递增。2022年累计供水1.01亿立方米,超计划完成供水任务,指标消纳率位居全省第二,2023年有望再创新高。
“我市现有9个水厂,其中8个水厂使用南水北调水,日供水量达29.2万立方米,城市供水占比超90%,受益人口达122万人。”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丹江水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或优于Ⅱ类,Ⅰ类水质断面比例达80%左右,为我市招商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源保障。目前,我市累计有80家企业使用南水北调水。
生态补水方面,通过南水北调干线向沙河、澧河进行生态补水近6000万立方米,助力河流生态环境复苏;打造了黄龙湿地公园、黄龙渠、五里河、荷塘湖区和桃花潭湖区等水系景观项目,水生态、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