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常国庆(右二)到一线调研“三零”创建工作。
检察官走访企业。
“两所一庭”联动联调机制助力矛盾化解。
当事人给法官送锦旗表谢意。
民警深入田间地头释法说理。
开展普法宣传。
本版资料图片由临颍县委政法委提供
■见习记者 李江蔓 通讯员 赵 阳
开栏的话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也是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三零”创建工作两周年。
两年来,我市各地各单位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根据省委政法委开展“‘三零’创建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南实践”主题宣传活动部署,本报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开设专栏,集中展示“‘三零’创建 新时代‘枫桥经验’漯河实践”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持续营造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漯河、法治漯河的浓厚舆论氛围。
夜幕之中警灯闪烁,照亮人们回家的路;田间地头,调解员释法说理化解矛盾纠纷;村规、民约引领基层治理新风尚……
人民至上,平安为基。近年来,临颍县紧盯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县的工作目标,以“三零”创建和“平安法治星”创建为抓手,创新打造“365”工作模式,深入开展“民情夜市”、和美乡村平安行、“五访”(下访、约访、面访、回访、握访)活动等,奋力推动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颍、法治临颍。该县先后获全省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县、全省“三零”创建工作表现突出县等荣誉称号。
2023年,临颍县共有10791个创建主体,其中,村(社区)379个、企事业单位10412个。截至目前,临颍县符合创建标准的村(社区)360个,达标率达94.99%;符合创建标准的企事业单位10272个,达标率达98.66%。
高位推动 精准发力
临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零”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及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公检法司“四长”任副指挥长的“三零”创建工作指挥部,不断提升“三零”创建工作整体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周例会、月讲评通报会、季度联席会及“四色预警”等制度机制。
全县16个乡(镇、街道)按照《漯河市乡镇平安建设办公室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规定,将“三室一站一厅”(综合协调室、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群众接待厅)建设逐项落实到位,并在379个村(社区)高标准建设综治中心,使其切实发挥作用。同时,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该县在乡镇和城区共划分了2493个网格,配备了2889个网格长、10956个网格员,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网中行、事在格中办”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三零”创建活动质效,临颍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各部门成立督导组奔赴基层,逐村、逐户、逐领域开展督导检查,通过找问题、解难题,推动“三零”创建工作稳步开展。督导组成员严格按照“安排有措施、督导有结果”的目标,做足功课,带着目标任务下基层、带着责任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开展巡回督导、节点督导等,通过真抓实干、克难攻坚,把个性问题挖深、共性问题找准,及时介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近年来,临颍县各类矛盾纠纷发案数逐年下降。
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在临颍县窝城镇,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宣传画绘制在该镇环线两侧的墙体上,将防溺水、防电信诈骗等安全知识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在村民面前,增强村民安全意识。
“三零”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临颍县相继下发了深化“三零”创建活动和相关宣传工作的通知,指导各乡(镇、街道)和各行业单位广泛宣传“三零”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该县开展“三零”创建的实际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并联合省级、市级、县级媒体对“三零”创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进行报道,切实提升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
为营造创建氛围,该县积极开辟宣传渠道。线上,依托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开展反电信诈骗、防养老诈骗、防溺亡等宣传,提升群众对“三零”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线下,在主城区街道、商场、商铺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宣传标语,同时,采用绘制墙体宣传画、设置固定宣传栏、印发宣传单等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三零”创建工作,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创的浓厚氛围。
培育典型 示范带动
“常书记用力与我握手那一刻,我知道我的事儿有着落了。”今年3月,临颍县城关街道的一名职工在反映问题得到解决后,回忆起自己被临颍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常国庆接访时的情景,感动地说。
这是临颍县持续推进“三零”创建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缩影。临颍县城关街道是该县典型,带动了全县“三零”创建工作的全面推进。
“真心感谢咱们街道,为我们改善了出行环境,解决了厕所占道的难题!”城关街道鼓楼社区居民张艳高兴地说。今年以来,临颍县城关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源头预防,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访”促“防”,推进群防群治,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健全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以“五访”工作为抓手,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职能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扎实开展“矛盾大排查、问题大起底、纠纷促化解”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城关街道两个行政村共接访群众4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十余起,化解成功率达100%,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切实增强了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多措并举 夯实根基
聚焦“零上访”,积极解决群众诉求。今年5月,王孟镇轩某德夫妻到王孟司法所,请求调解其与堂弟轩某定的土地纠纷。20多年前,轩某德的二叔因病去世,膝下无子,轩某德见二婶轩氏年事已高且无人照料,就自愿承担起赡养二婶的义务,后在村委会主持下,双方签订扶养协议。轩某德二婶去世后,其2.6亩耕地由轩某德耕种。但是,轩某定认为自己也有权耕种二叔家的耕地,多次与轩某德发生口角甚至在网络平台辱骂对方。王孟司法所联合王孟派出所、瓦店人民法庭,以法律为准绳,以情理为突破口,耐心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轩某德分出半亩耕地给轩某定,纠纷得以化解。
这是临颍县充分运用“两所一庭”联调联动机制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全县大局稳定中发挥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颍县持续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方法,完善医疗卫生、交通事故、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确保矛盾不上交。
构建“大调解”格局,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该县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全面落实民情观察员制度、网络对话制度、便民服务制度,开办“民情夜市”,及时收集民情民意,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临颍县共排查矛盾纠纷1470起,化解1453起,化解率达98.84%,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事件。
该县率先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并建成全省唯一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临颍县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集中多部门力量,完善各项机制,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截至目前,该中心共入企走访8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50余次,开展法律培训两次。省法学会、省发改委领导在临颍县调研时,对该中心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多家省级、市级媒体对该中心的经验做法进行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聚焦“零事故”,维护群众生命安全。该县上线“防溺宝”视频监控系统,利用AI视频技术,对全县139处危险水域实现监控全覆盖,并设立警告区域,一旦有人闯入则自动识别,同时联动大喇叭进行语音警告,有效预防了未成年人溺亡事件发生。
推出“平安宝”治安财产保险。“平安宝”治安财产保险是由临颍县政法委、县人保财险公司联合推出的一项惠民举措,涵盖家庭财产遭受自然灾害、盗抢及人身意外事故等。通过推行“平安宝”治安财产保险,发挥其防范化解风险的作用,形成了事前预防与事后补偿一体化的社会治安保障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参保户数5.98万户,参保率达30%以上,有效降低了群众经济财产损失。
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该县组织民警、辅警到商业广场、危爆企业等重点目标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立整立改。2023年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中,临颍县公安局共督导检查重点目标单位109家,发现安全隐患52处,发放整改通知书49份。临颍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不断强化管控措施,多次开展夜查行动,严管“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和醉驾等重点违法行为,全力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处酒驾及醉驾178起、超员6起、超载84起,发送交通安全短信2.1万条,悬挂宣传横幅40条,张贴宣传海报667张,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26次。
聚焦“零案件”,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临颍县首创“和美乡村平安行”活动,抽调临颍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等单位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进驻重点村,凝聚合力、集中攻坚。截至目前,工作专班已进驻繁城镇、杜曲镇、三家店镇、王岗镇的4个村,通过走访摸排收集问题线索12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15个,训诫十余人,依法依规处置5人,形成了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震慑。
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总目标,做到“雪亮工程”建设与“三零”创建工作同步推进,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雪亮工程”视频监控集中提升月活动,组织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及驻临各单位加快推进视频监控的应用联网工作。目前,全县共安装视频探头14213个,临颍县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覆盖率达100%。
大力开展“治安防控小喇叭”工程,建起“防控墙”。该县持续加强县、乡、村三级治安巡逻队伍建设,配备县级专职巡防队员104人;建立乡镇级规范化巡防队伍16支,配备专职巡防队员240名;建立村级专职巡防队伍367支,配备专职巡防队员2202名。同时,为每村配备治安防控小喇叭,结合各区域发案特点,确定重点巡逻路段和重点防控区域,坚持每天开展治安巡逻,全县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0%。
创新赋能 深化成果
今年9月,临颍县王孟镇“三零”创建“365”工作模式一站式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法相继被《人民日报》、省委政法委官方微信号、《漯河日报》等报道,得到了广泛认可。
今年以来,临颍县以“三零”创建为抓手,创新打造“三零”创建“365”工作模式。“3”即以抓好三项工作(社会稳定、综治基础、队伍建设)为重点;“6”即以开展六个创建(乡村创建、企业创建、学校创建、机关创建、小区创建、社会面创建)为依托;“5”即以完善五项机制(组织领导、工作指导、协同共建、督导考评、问责激励)为保障。全县各乡(镇、街道)及各部门、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行“三零”创建“365”工作模式,全力推动“三零”创建工作落地见效。
临颍县新城街道探索社会治理“1331”工作法、杜曲镇实施“网格+综治”乡村治理新模式、瓦店镇以“三注重”提高“三零”创建工作成效、固厢乡聚焦“四个一”精准发力……全县只为一个目标:让群众一年365天都有地方说理、有“明白人”评理、遇到问题有基层组织处理,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这是“枫桥经验”的临颍实践,更是平安临颍的基石。
使命在肩,征程在前。如今,“三零”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体现在临颍县各级干部的行动上,藏在老百姓的笑容里。“我们将牢牢把握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临颍的目标要求,持续开展‘三零’创建,让‘枫桥经验’临颍实践遍地开花,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常国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