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

又到重阳节 中医专家教你科学养生


■本报记者 姚晓晓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过后,天气日渐转凉,老人该如何养生呢?10月22日,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康复院区副主任郭新侠。

“重阳节后天气逐渐进入深秋,中医认为,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节。”郭新侠告诉记者,这个时期做好保健养生的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要起居有常,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秋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郭新侠说,秋季适当早起,可减少或缩短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作用。

要预防秋燥。重阳节过后,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干燥凉爽的秋风容易耗伤人体津液、损伤娇肺,人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秘结、皮肤干裂等,甚至引起燥咳等症状。此时,人们应调整饮食,适度饮水,多吃当季的新鲜水果、蔬菜等,保持室内温度。老年人尤其要避风寒,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此时,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不可盲目秋冻。“尤其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骨关节炎的老年人,受凉后容易诱发疾病。”郭新侠说,有肺部疾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因受寒而咳嗽、气促、喘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因寒冷诱使血管收缩引发中风,有骨关节炎的老年人可能关节疼痛会加重。秋冻适当,使人体能逐渐适应冷天气,要重视防寒保暖。

虽然脑梗通常多发于冬春季节,但是也不能忽略了秋季。秋天燥气盛行,易致肺燥而生燥痰,如果燥痰与瘀血互结于脑络,就容易导致脑梗发生。心脑血管病人更应随时增减衣物,积极防治感冒,按时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果出现眩晕、肢体麻木或是心前区不适等,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防发生意外。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