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精神,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创建‘五星’支部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关部署,漯河日报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乡村“五大振兴”,调研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情况。即日起,本报开设《和美乡村调研行》专栏,陆续刊发有关报道。
■本报记者 张炜扬 陈全义
姚晓晓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10月12日,记者走进舞阳县保和乡袁集村,只见村内道路干净平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艺术墙绘充满田园风情,古建长廊端庄典雅,一条弯弯曲曲的水系穿村而过,流水淙淙,小石桥横架其上,让人仿佛置身江南小镇,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村里的环境美,村民的日子过得好,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村民周留成开心地说。
“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
“以前俺村道路坑洼不平,荒坑内垃圾成堆。现在,十里八村的村民谁不说俺袁集环境好。”村党支部书记周尽中提起村里的变化满脸自豪。
乡村是农民生活的家园,基础设施不仅直接展示了乡村风貌,还关乎农民的生活品质。2018年下半年,袁集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花大力气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
为推动“五星”支部创建与和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保和乡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根管子连到底、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实施方案,聚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短板,围绕安全饮水、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完善等,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谋划各类项目,推动袁集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们积极向上级争取各项资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将村内的道路、荒坑、荒宅等进行改造,在村民家门口建起了小花园、小游园,让村民茶余饭后能够在小花园里聊天散步、在广场上休闲健身。”周尽中谈起村内的改造情况如数家珍。
如今的袁集村,不仅“绘”出了新面貌,还为乡亲们留住了乡愁: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村民家门口种植着花花草草,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展示着文明新风尚,村里广场、游园、亭台、花坛相映成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保持村里的环境卫生,袁集村不仅有专人负责保洁,还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特别是“五星”支部创建成功以来,在村里党员干部的引领下,村民也纷纷自发拿着工具铲除道路两边的杂草、清扫落叶,积极清扫卫生死角,为村里的环境卫生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五星”支部村星光熠熠,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满满。
袁集村通过“五星”支部创建,把道路建设、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整治内容纳入观摩评比范围,让村里的干部群众干有标准、比有标尺,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五星”支部创建以来,袁集村新修、硬化道路近6.5公里,改造污水管网3.6公里,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3处,改造户厕162户,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建成游园1个,新植绿化树木1000余棵。同时,村里还对户外墙体进行艺术加工,建设宜居美丽家园,推动乡村治理见实效。
“‘五星’支部创建激发了村‘两委’的干劲,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文旅产业不断壮大,基层治理有序高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周尽中说,“绿成荫、花飘香、路平坦、枝果挂、农村不比城市差,民风朴、古文化、新修渠、水声哗、秀美袁集是我家……”这首当地村民传唱的歌谣,正是如今袁集村的生动写照。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