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 肖
10月18日至20日,河南省人防工程建设管理培训暨服务民生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省国防动员系统80余名干部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学习交流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充电蓄能”之旅。漯河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今年以来,我市国防动员系统有效履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职能使命,深入贯彻省国动办“积极构建新时代河南国防事业工作新格局”战略部署,积极利用人防工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开展了人防工程“1+N”系列便民惠民活动,把人防工程便民服务点打造成服务群众的综合平台、现代文明的传播基地、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志愿服务的实践基地、国防动员形象的展示窗口,为全省树立了榜样。
创新理念重谋划。2023年7月,省国动办下发《关于做好开放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工作的通知》后,我市国防动员系统坚持在服务民生上用心用情用力,除提供人防工程传统的避暑纳凉服务外,进一步创新理念,将人防工程向形式更新颖、内涵更丰富的综合服务、集成服务、特色服务转变,有效打通人防战备资源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完善功能促提升。市国动办增加了国防动员普法宣传教育、战备应急救援器材功能展示、自救互救技能展示普及、休闲体育交流竞赛、民间文化艺术交流、青年志愿服务实践等“N”个新功能,探索建立了新时代我市人防工程便民服务“1+N”新模式。同时,依托人防工程便民服务点设立青联委员联络站,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目前,全市设置人防工程便民服务点8个,累计举办各类活动上百场次,服务群众二十多万人次。
强化动员优服务。市国动办广泛动员国动委有关委员单位、医院、学校、社区、民间团体等,充分激发宣传教育、文化体育、医疗救护、志愿服务等资源潜力,并将之转化为多形式便民服务的合力,使市民在避暑纳凉的同时享受到更多的精神文化服务,学习到更多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