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 震)近日,全省民政系统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推进会在周口市召开。我市就创新实践经验做法作典型发言。
今年以来,围绕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我市积极发挥民政社工调查员、信息员、服务员、宣传员作用,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帮扶,把救助政策宣传手册送到群众手中,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米”。
我市以“阳光救助”为基本标准,组建“民政人员+社工+党员志愿者”入户探访队伍,持续优化定期探访、重点探访、结对探访“三个探访”服务。
今年以来,全市60个社工站的178名民政社工走进全市90%的村,走访困难群众18236人次,为368名重点特殊民政服务对象提供定制化探访服务。
截至9月份,全市通过社工站筹措慈善资金100多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0万余人次;对接企业,安排73名困难群众再就业;动员二十多个社会组织、150名社会工作者、138名志愿者帮助困难群众销售农副产品二十多种,受益困难群众1000多人。
截至目前,全市临时救助1.8万多人次。
据省民政厅前三季度工作通报,我市临时救助人次和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扩围增效工作位居全省第二,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