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慧英 杨东辉 姚晓晓
近日,记者走进舞阳县辛安镇刘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内文化墙上《丰收》《一村一品》《好日子呱呱叫》等一幅幅特色鲜明、构图饱满的农民画。每一幅画都拙朴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展现了一派和美、温馨的景象。
“画如生活,生活如画。这是我们村‘文明乡风’主题农民画墙绘,共2000多平方米,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舞阳县水利局驻刘庄村第一书记李进朝说。
挂帅摘“星”
创“五星”支部
“烂泥路、土坯房,姑娘不嫁刘庄郎。”这曾是刘庄村的真实写照。刘庄村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由脏到美、由弱到强,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为何变化如此大?“过去,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不是没能耐,而是没有组织起来。”村党支部书记张士兴道出了原因。
2008年,张士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积极改善党群活动中心和村委大院布局,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班子团结,通过结对帮扶活动,解决了村民不少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增强了“民呼我应”的行动力。
接受采访时,除了向记者介绍村里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外,张士兴提到最多的就是村党员、干部的辛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五星”支部创建,村党支部自然要唱主角。
“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一点儿都不能松懈”,张士兴坦言,“创建‘五星’支部的目标是征求全村人意见定下的。党支部公开承诺,并接受群众评议。”
党支部唱主角,并不意味着要唱独角戏。
“村干部在创建‘五星’支部中付出了很多。我当时提议,对照‘五星’支部创建5项重点任务,村干部挂帅摘‘星’,每人分别抓其中一‘星’创建。大家都铆足了劲,不想完不成任务。”张士兴说。
村党支部副书记刘会生在“五星”支部创建过程中积极协调解决问题。被问及为什么这么有干劲时,他只是说:“村支书办法多。我们跟着他越干越有劲。”
张士兴认为“产业兴旺星”在“五星”支部创建中最难也最关键。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拔掉村里的“穷根”,张士兴想到利用村里的空房。这些空房稍加改造就可以变为工厂,用于发展村里的产业。
“舞阳一根儿”就是在村内空房里诞生的粉条品牌。张士兴请来了村里手工制作粉条的老师傅,将村里种植的红薯加工成粉条,大大提升了红薯的“身价”,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