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与结晶。不少为大众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都被凝练为成语典故。
比如,“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约法三章”的刘邦,“三顾茅庐”的刘备,“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
又如,“七步成诗”的曹植,“入木三分”的王羲之,“穷途之哭”的阮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呕心沥血”的李贺,“胸有成竹”的文与可。
说到历史上的故事,相关的成语典故更是数不胜数。关于先秦时期,便有“围魏救赵”“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毛遂自荐”“孟母三迁”等。
成语典故不仅有对具体事件的概述,也有对特定历史阶段的勾勒,如远古时代的“茹毛饮血”、西周时代的“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成语典故还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生存智慧。说到儒家,我们会想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敬德保民”“知行合一”等;说到道家,会想到“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庄周梦蝶”“游刃有余”“望洋兴叹”等;说到佛家,会想到“一尘不染”“功德无量”“现身说法”“本来面目”等。
由于成语典故的巧妙凝练,历史人物变得更加鲜活,历史故事变得生动形象,价值观念变得更加深入人心,智慧哲理变得耐人寻味。
正如古话所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一定意义上,正是通过成语典故,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广为流传。
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还进一步把成语典故活用于治国理政实践之中。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同志巧妙运用成语典故指出:错觉是什么呢?“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
毛泽东同志不仅善于运用既有成语典故,还善于化用旧典、赋予新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名便化用自《尚书》:“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善于用典。在如何用人问题上,他引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强调对人才的重视;引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强调从基层锻炼选拔人才;引用“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强调要量才而用、扬长避短;引用“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强调要多层次、多侧面地了解干部。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新形势下,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活用成语典故,使之在古今交融、中西会通中焕发新的活力。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