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玲玲
通 讯 员 马永飞
市气象局坚持以文修身、以德润心,结合漯河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把气象文化与食品文化、贾湖文化、许慎文化、商埠文化相结合,将气象文化建设与党建品牌、历史文化、文明创建、廉政教育、科普宣传融为一体,秉持“开放、包容、协同、友爱”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漯河气象文化品牌,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以“出彩漯河新气象”党建品牌引领“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创建,打造6个党支部品牌,构建“1+6”党建品牌体系;将党建活动室和文史馆一体化设计、开放式布局;设置党员先锋岗,成立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三党支部被评为全省气象部门优秀党支部,2人分别被评为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河南气象部门优秀党务工作者。
以“包‘漯’万象 海晏河清”为主题,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对漯河气象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走廊玻璃幕墙以五线谱为主体线条,点缀“漯河八景”图案及“风”“霜”“雨”“雪”等篆书符号,融入气象雷达、气象塔等元素,寓意以海螺为号,奏出集漯河历史人文、气象科普知识等元素于一体的气象文化乐章。
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引领,发挥文化“润物无声”作用,以“文化风”带动“文明风”,打造文明创建新地标。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培育先进典型,先后有11人次荣获省、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被评为全省气象部门“十佳青年”。该局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单位,2023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充分利用办公区走廊、楼道等空间,精心打造集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廉政勤政文化墙。用小篆字体对“清”“明”“廉”“正”等汉字进行设计,融入“梅”“兰”“竹”“菊”等元素,点缀“风”“雨”“雷”“电”等简约符号,设计展板,摆放在楼道,凸显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具气象工作特色。
把“科普”“文创”的理念融入各种展示设计,设置减灾防灾、气象精神、“双碳”文化、法治宣传、气象为农等主题展板;开展分众化科普宣讲,提升宣讲实效;依托现有“一馆一站”,谋划建设气象科技文化广场和龙湖气象公园,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科技示范基地。
大力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在局机关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气象文化的影响力,赢得群众对气象工作的更多关注、理解和支持,为“文化点亮城市”再添亮丽风景。